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工业用丙烯腈 第10部分: 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现行

Acrylonitrile for industrial use - Part 10: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peroxides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标准号:GB/T 7717.10-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7717.10-2008
发布时间:2008-06-19
实施时间:2009-02-01
首发日期:1987-05-09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高琼、李唯佳、王川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ICS分类:有机氮化物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起草单位: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 63/SC 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 63/SC 4)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工业用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本部分适用于过氧化物(以过氧化氢计)含量为0.05mg/kg ~1.0mg/kg的工业用丙烯腈试样。

标准摘要

GB/T7717《工业用丙烯腈》预计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1部分:规格;
---第5部分:酸度、pH 值和滴定值的测定;
---第8部分:总醛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第9部分:总氰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
---第10部分: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第11部分:铁、铜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第12部分:纯度及杂质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第15部分:对羟基苯甲醚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7717的第10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ASTM E1784:1997(2002)《丙烯腈中总过氧化物含量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英文版),本部分与ASTM E1784:1997(2002)的结构性差异参见附录A。
本部分与ASTM E1784:1997(2002)的主要差异为: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采用现行国家标准;
---适用的浓度范围修改为0.05mg/kg ~1.0mg/kg;
---在无过氧化物丙烯腈的制备中,删除离子交换树脂法;将碱洗蒸馏法中的碱液浓度降低到7%(质量分数),删除水洗、增加无水氯化钙脱水步骤;并明确了活性氧化铝吸附法的制备条件;
---调整了显色反应试剂的加入顺序;
---明确规定了加入碘化钾后的摇动时间为3min,显色时间改为40min;
---吸收池规格由1cm 调整为2cm;
---改变了校准曲线中各浓度点的配制方法;
---增加了采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标定过氧化氢储备液的方法;
---采用了自行确定的重复性限(狉)。
本部分代替GB/T7717.10-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与GB/T7717.10-1994相比的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的浓度范围修改为0.05mg/kg ~1.0mg/kg;
---将碱洗蒸馏法中的碱液浓度增加到7%(质量分数),将无水氯化钙脱水时间减少为4h;增加了用活性氧化铝制备无过氧化物丙烯腈的方法;
---加入碘化钾后的摇动时间改为3min;
---吸收池规格由1cm 调整为2cm;
---改变了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校准曲线中各浓度点的配制方式;
---增加了采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标定过氧化氢储备液的方法;
---重新确定了重复性限(狉)。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4)归口。

犌犅/犜7717.10-2008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琼、李唯佳、王川。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717.10-1987、GB/T7717.10-1994。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