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FZ/T 42002-2010
发布时间:2010-08-16
实施时间:2010-12-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查看详情>
起草人:周颖、王伶、傅炯明、陈松、陈小妹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
标准分类: 丝制纱、线
ICS分类:纱线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丝类检测中心、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泗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鹰绢纺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1)
标准简介
该标准规定了绞装桑蚕绢丝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该标准适用于经烧毛的双股桑蚕绢丝。
标准摘要
本标准代替FZ/T42002—1997《桑蚕绢丝》。 本标准与FZ/T4200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关于引用文件的规则修订为:区分注日期和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1997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 ———增加了术语与定义(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桑蚕绢丝的标示(本版的第4章); ———对低、中、高支三档绢丝的细度分档范围重新进行了规定(1997年版的3.5,本版的5.3); ———取消了双股桑蚕绢丝设计捻度规定,改由生产企业提供其设计捻度; ———将名义公支100m 标准重量表作为资料性附录(1997年版的3.3.2,本版的附录A); ———等级的设置由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改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1997年版的3.11.1, 本版的5.10.1); ———提高了断裂长度、支数(重量)变异系数、黑板条干均匀度、千米疵点等指标水平(本版的5.4); ———增加电子条干不匀变异系数的考核项目并规定了各等级的指标值(本版的5.5); ———将检验项目进行了分类。(本版的7.2); ———将条干不匀试验中的粗节(+50%)、细节(-50%)和绵结(+200%)项目列为明示检验项目(本版的7.2.1.3); ———增加十万米纱疵作为选择检验项目(本版的7.2.1.4条)。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丝类检测中心、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泗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金鹰绢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颖、王伶、傅炯明、陈松、陈小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J406—1984; ———FZ/T42002—1997。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