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塑料 未增塑聚氯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现行

Plastics - Unplasticized poly (vinyl chloride) (PVC-U) moulding and extruded materials - Part 1: Designation system and basis for specifications

标准号:GB/T 12001.1-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2001.1-2008
发布时间:2008-09-18
实施时间:2009-05-01
首发日期:1989-12-2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胡孝义、李生德、孙泉、王建东、陈宏愿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ICS分类:塑料综合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中石化北化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石化燕山石化树脂所
归口单位: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 15/SC 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 12001《塑料 未增塑聚氯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分为两个部分,本部分为GB/T 12001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1163-1:1995《塑料 未增塑聚氯乙烯(PUC-U)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基本规范》(英文版)。本部分代替GB/T 12001.1-1989《未增塑聚氯乙烯窗用模塑料 第1部分:命名》。GB/T 12001的本部分规定了可作为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热塑性材料分类基础的命名系统。适用于所有氯乙烯均的未增塑均聚物、氯乙烯的质量分数不低于50%的未增塑共聚物的混合物。同时也适用于氯化聚氯乙烯的混合物和以上提及的聚合物的一种和多种质量分数不低于50%的混合物。本部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未改性或经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不适用于泡沫塑料。本部分与GB/T 12001.1-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名称修改为《塑料 未增塑聚氯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b)字符组2中增加了一些代号;c)修改了表2中的符号及其代表的数值范围。

标准摘要

GB/T12001《塑料 未增塑聚氯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第2部分:试样制备与性能测定。
本部分为GB/T12001 的第1 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163-1:1995《塑料 未增塑聚氯乙烯(PUCU)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基本规范》(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1631:1995。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删除了ISO11631:1995的前言;
b) ISO1163的本部分改为GB/T12001的本部分或本部分;
c) 对于ISO11631:1995引用的国际标准,引用了等同采用其修订的国家标准。
本部分代替GB/T12001.1-1989《未增塑聚氯乙烯窗用模塑料 第1部分:命名》
本部分与GB/T12001.1-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名称修改为《塑料 未增塑聚氯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b) 字符组2中增加了一些代号;
c) 修改了表2中的符号及其代表的数值范围。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15/SC4)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石化北化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石化燕山石化树脂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孝义、李生德、孙泉、王建东、陈宏愿。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2001.1-1989。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