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 诱导期法

Determination of oxidation stability of gasoline—Induction period method
标准号:GB/T 8018-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8018-2015
发布时间:2015-12-31
实施时间:2016-06-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刘倩、郑煜、申峥、王恩杰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燃料油
ICS分类:
75.160.20
提出单位: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
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在加速氧化条件下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车用汽油、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和车用乙醇汽油等产品。注:用测定潜在胶质的方法测定汽油的氧化安定性,可参考SH/T0585。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T8018—1987《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本标准与 GB/T8018—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修改为《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 诱导期法》; ———增加了“范围”一章(见第1章); ———采用国际单位制,删除了英制单位,如压力单位为千帕(kPa),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对转折点定义的描述作了更改,并将13.8kPa修改为14kPa(见3.1,1987年版的2.1); ———增加了“方法应用”(见第5章); ———对温度计提供了更多选择(见6.2,1987年版的3.2); ———对甲苯的纯度要求作了修改,将“化学纯”修改为“分析纯,或纯度≥99%”(见7.1,1987年版的4.1); ———增加了对氧气纯度的要求“纯氧,或纯度≥99.6%”(见7.4); ———增加了第8章取样的内容; ———将去垢剂清洗液的选择从注释中改写到正文部分,并对洗涤步骤和要求作了修改(见9.1,1987年版的5.1); ———对装样顺序作了修改(见10.1,1987年版的6.1); ———对压力条件作了更改,如7kPa代替6.89kPa,14kPa代替13.8kPa,690kPa~705kPa代替689kPa(或689kPa~703kPa)等(见第10章及附录 A,1987年版的第6章和附录 A); ———对压力释放速度作了修改,要求“释放时间不少于2min”(见10.1和10.4,1987年版的6.1和6.4); ———补充了试验终止条件(见10.2); ———对氧弹的冷却方法作了更详尽的要求(见10.4); ———对诱导期的计算表达方式作了修改(见11.2,1987年版的7.1与7.2); ———对报告做了修改,要求取测定结果的整数值(见12.1,1987年版的第9章)。如果在试验停止时都没有观察到转折点情况下,对试验报告的要求见12.2和12.3; ———对精密度要求作了修改,补充了适用条件(见13.1,1987年版的第8章); ———增加“本标准尚未确定偏差”(见13.2); ———附录 A.1中氧弹及相关配件图 A.1有变化,较多长度要求值为一个范围。对氧弹的材料提供了一些参考(见 A.1.2和 A.1.4,1987年版的 A.1); ———将附录 A 中的垫片改为垫圈(见 A.2,1987年版的 A.2); ———附录 A.3中对玻璃样品瓶和盖子的尺寸要求有变化,较多长度要求值为一个范围(见 A.3和图 A.2及图注,1987年版的 A.3和图 A.2); ———附录 A 中增加了对泄压阀的要求(见 A.5); ———附录 A 中对压力表提供了更多选择(见 A.8,1987年版的 A.6); ———附录 A 中氧化浴部分要求安装非自复位温控器以防止液体浴被烧干,并对氧化浴提供了更多选择(见 A.9,1987年版的 A.8); ———附录 A 中对温度计提供了更多选择(见 A.10); ———删除了附录 B; ———删除了附录 C,甲苯的预防说明见7.1,铬酸洗液的预防说明见9.1;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B,提供固体浴样品温度校准方法。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 ASTM D525-12a《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本标准在采用 ASTM D525-12a时进行了部分修改。本标准与 ASTM D525-12a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及原因如下: ———范围中增加了车用乙醇汽油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车用汽油、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和车用乙醇汽油等产品”; ———将 ASTM D525-12a范围1.1中警告在 A.5中注明;将其注2在13.1中注明;删除其范围中有关汞的警告; ———对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采用了与 ASTM 标准相应的我国标准(见第2章); ———对温度计规格要求增加了我国标准要求(见6.2和 A.10); ———在仪器中增加了“50mL量筒”(见第6章); ———明确了甲苯、丙酮、氧气的纯度等级(见第7章); ———在第8章取样中增加了含锰汽油样品取样时应避光的内容; ———在9.1中增加了警告,对铬酸等强氧化剂的安全使用提供信息; ———将 ASTM D525-12a中“通入氧气直至压力达690kPa~705kPa”改为“缓慢通入氧气直至压力达690kPa~705kPa”(见10.1); ———对 ASTM D525-12a中“当诱导期超过产品要求的时间时也可停止试验”,本标准在表述上作了修改,改为“如果试样有具体的产品规格要求,当试验超过了相应的观察时间,但转折点仍未出现,那么根据需要可以停止试验”(见10.2); ———在12.3中增加了“总压降”的定义; ———删除了 ASTM D525-12a中关键词章; ———在 A.1.4中对氧弹材料合金钢的规格增加了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的内容; ———A.9注的内容中增加了“电加热浴样品温度校准方法可参考附录 B”。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大连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倩、郑煜、申峥、王恩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018—1987。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