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固定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独立型)性能试验方法 已废止

Stationary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ower system (separate) - Tests methods for the performance

标准号:GB/Z 21743-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Z 21743-2008
发布时间:2008-05-20
实施时间:2009-01-01
首发日期:2008-05-20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阳贻华、王宇晨、方晓燕、胡军、杨庆苏、邱立东等
作废日期:2017-12-15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化学电源
ICS分类:燃料电池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根据我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现状,参考了国外同类燃料电池技术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起草的IECTC105/58/CDV 和IEC105/79/RVC草案起草的。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固定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行性能方面和它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方面的试验方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未涉及电磁兼容(EMC)方面的规定,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有待将来考虑。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独立运行的固定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标准摘要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根据我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现状,参考了国外同类燃料电池技术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起草的IECTC105/58/CDV 和IEC105/79/RVC 草案起草的。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 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 是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2)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所和北京世纪富原燃料电池有限公司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阳贻华、王宇晨、方晓燕、胡军、杨庆苏、邱立东等。

标准目录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3 术语、定义和符号3
3.1 术语和定义3
3.2 符号3
4 标准条件6
4.1 标准温度与压力6
4.2 热值计算基础6
5 性能检验和检验分类6
5.1 性能检验6
5.2 检验分类6
6 检验准备7
6.1 概述7
6.2 不确定度分析8
7 试验仪器、设备和试验方法8
7.1 概述8
7.2 仪器与设备8
7.3 测量方法8
8 检验方法和结果的计算13
8.1 检验计划13
8.2 检验持续时间和记录频次15
8.3 结果计算15
9 试验报告25
9.1 标题页25
9.2 内容目录26
9.3 摘要式报告26
9.4 详细式报告26
9.5 完整式报告2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不确定度分析指南2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燃料热值的计算35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标准气体38
图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框图1
图2 符号图例5
图3 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过程图19
图4 系统功率响应曲线斜率20
图5 90%输出功率响应曲线斜率21
表1 符号3
表2 检验项目及检验分类7
表3 试验项目的运行条件13
表4 在试验操作条件下可允许最大变动量14
表5 振动修正系数25
表A.1 测量参数汇总及其标称值30
表A.2 计算结果的名义值30
表A.3 不同参数的基本误差源31
表A.4 绝对系统误差(犅犻)和绝对随机误差(2犛狓犻) 31
表A.5 参数狆犻敏感系数32
表A.6 传递的系统误差(犅R)和随机误差(2犛R) 33
表A.7 计算结果34
表B.1 在不同的参考条件下燃烧天然气组分的理想气体的热值35
表B.2 空气能量的计算工作表36
表B.3 燃料气体能量计算工作表37
表C.1 天然气的标准气体38
表C.2 丙烷的标准气体39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