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塑料 聚酰胺 第1部分:黏数测定

Plastics—Polyamides—Part 1:Determination of viscosity number
标准号:GB/T 12006.1-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2006.1-2009
发布时间:2009-06-15
实施时间:2010-02-01
首发日期:1989-12-2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王永桂、赵平、李鹏洲、李建军、王浩江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ICS分类:塑料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 15/SC 4)
归口单位: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12006的本部分规定了聚酰胺在某些规定的溶剂中稀溶液黏数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按ISO 1874-1命名的PA46、PA6、PA66、PA69 、PA610、PA612、PA11、PA12、PA6T/66、PA6I/6T、PA6T/6I/66、PA6T/61、PA6I/6T/66和PA MXD6的聚酰胺,以及在规定条件下可溶于一种规定溶剂的共聚酰胺、聚酰胺化合物和其他聚酰胺。本方法不适用于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生成或由交联剂生成的聚酰胺,这类聚酰胺通常不溶于规定溶剂。黏数系遵照本部分所规定的具体条件按GB/T1632.1-2008规定的通用步骤来测定。
标准摘要
GB/T12006《塑料 聚酰胺》目前分为以下2个部分: ---第1部分:黏数测定; ---第2部分:含水量测定。 本部分为GB/T12006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ISO307:2007《塑料 聚酰胺 黏数测定》(英文版),在技术内容上完全一致。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把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删除了ISO307:2007的前言、引言; ---增加了本部分的前言; ---用我国的小数点符号.代替国际标准中的小数点符号,; ---对于ISO307:2007引用的国际标准中,未有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在标准中均被直接引用。 本部分代替GB/T12006.1-1989《聚酰胺黏数测定方法》,与GB/T12006.1-198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更改了标准名称;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内容不同; ---增加了第9章和第13章内容; ---增加了三种溶剂(见5.1); ---增加了聚合物浓度计算公式(见第11章); ---增加了Hagenbach校正; ---无精密度内容。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15/SC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永桂、赵平、李鹏洲、李建军、王浩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2006.1-1989。 |
标准目录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原理2 5 试剂和材料2 6 仪器3 7 试样的制备5 8 试样的计算5 9 溶剂的选择5 10 步骤6 11 结果的表示8 12 重复性和再现性8 13 在96%(质量分数)硫酸溶液与在各种溶液中测定的黏数的关系8 14 试验报告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业硫酸(95%~98%)浓度的测定并通过滴定调节至96% 1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硫酸(95%~98%)浓度的测定并通过在小毛细管黏度计中测试流经时间将 其浓度调节至96% 12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工业甲酸浓度的测定并通过滴定调节至90% 14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工业甲酸浓度的测定并通过密度测试调节至90% 16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在96%(质量分数)硫酸溶液中测定的黏数与在各种溶剂中测定的黏度的 关系18 参考文献27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