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porosity of solid materials by mercury porosimetry and gas adsorption - Part 1: Mercury porosimetry
标准号:GB/T 21650.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1650.1-2008
发布时间:2008-04-16
实施时间:2008-10-01
首发日期:2008-04-16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周素红、邹涛、朱庆山、黄文来、陈萦、高原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筛分、筛板与筛网
ICS分类:粒度分析、筛分
提出单位:全国筛网筛分和颗粒分检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筛网筛分和颗粒分检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21650《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分为3个部分,本部分为GB/T21650的第1部分。本标准描述了压汞法来评价固体的孔径分布和孔中比表面的比较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研究大多数非润湿多孔材料。本部分不适合于汞齐化的材料,例如金、铝、还原铜、还原镍和银等某些金属,如果一定要用该方法,则需要对样品进行预钝化处理。在外压力下,有些材料会发生变形、挤压或破坏,并出现开孔坍塌、闭孔打开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引入样品压缩率修正因子以获得有用的可比较的数据。因此,压汞法具有可比较性。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5901-1:2005《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 第1部分:压汞法》(英文版)。
标准摘要
GB/T21650《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分为以下3个部分: ---第1部分:压汞法; ---第2部分:气体吸附法分析介孔和大孔; ---第3部分:气体吸附法分析微孔。 本部分为GB/T2165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59011:2005《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 第1部分:压汞法》(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编辑性修改: ---将本国际标准改为:本部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重新编排页码; ---删除国际标准中前言部分; ---将内容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删除7.5节中有证参比物质供应机构的通讯信息; ---修改了附录A 中图A.1、图A.2和图A.3坐标轴文字说明的位置。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筛网筛分和颗粒分检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素红、邹涛、朱庆山、黄文来、陈萦、高原。 |
标准目录
前言Ⅰ 引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3 5 原理4 6 仪器和材料4 6.1 样品膨胀计4 6.2 测孔仪4 6.3 汞的纯度5 7 仪器校准和性能5 7.1 总则5 7.2 压力信号校准5 7.3 体积信号校准5 7.4 真空传感器校准5 7.5 测孔仪性能检验5 8 步骤5 8.1 采样5 8.1.1 获得试样5 8.1.2 样品量6 8.2 方法6 8.2.1 样品预处理6 8.2.2 膨胀计装样6 8.2.3 抽真空6 8.2.4 向样品膨胀计注汞6 8.2.5 测量6 8.2.6 试验完毕7 8.2.7 空白试验和样品压缩率修正7 9 评价7 9.1 孔径分布的计算7 9.2 比孔容的计算8 9.3 比表面积的计算8 10 报告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氧化铝参比样品的压汞法分析结果9 参考文献1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