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过程控制用功能块(FB) 第2部分:功能块概念规范 现行

Function blocks(FB)for process control—Part 2:Specification of FB concept

标准号:GB/T 21099.2-2015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1099.2-2015
发布时间:2015-12-10
实施时间:2016-07-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张渝、刘进、王春喜、祝培军、谢棠棠、何强、钟秀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ICS分类:  25.040.40;35.240.50
起草单位:西南大学、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GB/T21099的本部分考虑了如下因素来规定功能块(FB):a) 设备模型定义了本部分一致的设备组件;b) 用于测量、执行和处理的 FB概念性规范。它包括了用于支持控制的本质特征的一般规则,以避免了阻碍创新的细节,以及避免不同工业领域专业化的细节。本部分仅定义了 GB/T21099.1的一个子集,而 GB/T21099.1描述了分布式系统的系统方面的总论。附录 B中包含一致性声明的一致性语句仅与 GB/T21099的本部分有关。GB/T21099.1中的要求不包括在这些一致性声明中。FB是在抽象层面完成,它允许由多种技术按唯一的方法提供共同特征的定义,也允许某些满足用户需求的补充特征定义和期望未来被实现的补充特征定义。该抽象在此被称为概念性 FB规范,并由工业组织映射到特定的通信系统和它们的附加定义。GB/T21099的本部分也是基于 GB/T19769.1抽象定义。注:该标准可被映射至 GB/T19659.1。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解决方案,它们满足 GB/T21099的本部分要求,并且表示了概念性规范如何按一种给出的技术来实现。新的技术需要找出等效的解决方法(见图4)。GB/T21099的本部分适用于过程控制用功能块(FB)。

标准摘要

GB/T21099《过程控制用功能块(FB)》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1部分:系统方面的总论;
———第2部分:功能块概念规范;
———第3部分:电子设备描述语言(EDDL);
———第4部分:EDD互操作指南。
本部分为 GB/T2109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 GB/T21099.2—2007《过程控制用功能块 第2部分:功能块概念及电子设备描述语言的规范》。本部分与 GB/T21099.2—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重新对范围进行了界定(见第1章,2007版第1章);
●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调整(见第2章,2007版第2章);
● 删除了部分术语、删除了“3.3 词法结构约定”(见第3章,2007版第3章);
● 删除了“4.3 EDD和 EDDL模型”(见第4章,2007版第4章);
● 5.4.1.2.1中的 CHAN_CONFIG 修改为 CHANGE_CONFIG;
● 删除了2007版第9章“9 电子设备描述语言”;
● 删除了2007版“附录 CEDDL形式定义”;
● 删除了2007版“附录 DEDDL 预处理机”;
● 删除了2007版“附录 EEDDL内置函数库”;
● 删除了2007版“附录 FEDD例子”;
● 删除了2007版“附录 GEDDL和内置函数程序的行规”。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1804-2:2006《过程控制用功能块(FB) 第2部分:功能块概念规范》(英文版)。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900.56—2008 电工术语 控制技术(IEC60050-351:2006,IDT)
———GB13000—2010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ISO/IEC10646:2003,IDT)
———GB/T15272—1994 程序设计语言 C(ISO/IEC9899:1990,IDT)
———GB/T16839.1—1997 热电偶 第1部分:分度表(IEC60584-1:1995,IDT)
———GB/T20540(所有部分)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3:PROFIBUS规范[IEC61158(所有部分)]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 删除了IEC61804-2:2006 的前言;
c) 删除了IEC61804-2:2006中关于专利权的说明;
d) 删除了IEC61804-2:2006中关于描述本标准是多方面因素协调的结果的说明;
e) 对于IEC61804-2:2006 注日期引用的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部分以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南大学、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渝、刘进、王春喜、祝培军、谢棠棠、何强、钟秀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1099.2—2007。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