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chanical vibration -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human exposure to 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标准号:GB/T 14790.1-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4790.1-2009
发布时间:2009-04-24
实施时间:2009-12-01
首发日期:1993-12-28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韩连英、张绍栋、邵斌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工业物理因素危害控制
ICS分类:振动和冲击(与人有关的)
提出单位: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
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在三个正交轴向上测量和报告手传振动暴露的一般要求。本部分规定了频率计权和带限滤波器的要求以使测量能进行统一的比较。获得的测量值可用来预测在8Hz至1000Hz倍频程覆盖频率范围内的手传振动有害影响。本部分适用于周期性和随机或非周期性的振动。本部分暂时也适用于重复性冲击激励(冲击)。本部分给出了以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和日暴露时间表示的手传振动暴露的评价指南。本部分没有规定安全的振动暴露限值。
标准摘要
GB/T14790《机械振动 人体暴露于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工作场所测量实用指南。 本部分为GB/T1479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5349-1:2001《机械振动 人体暴露于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 第1部分:一般要求》(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对于ISO53491:2001本部分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用本部分代替国际标准ISO5349的本部分;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 ---删除了ISO53491:2001的前言; ---对国际标准的引言进行了修改,并按GB/T1.1规定把国际标准前言的部分内容纳入到本部分的引言中; ---表题与图题格式按GB/T1.1规定进行了修改; ---将脚注改为条文中的注; ---参考文献中的部分国际标准改为与其等同的国家标准。 本部分代替GB/T14790-1993《人体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本部分与GB/T14790-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部分与ISO53491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而前一版本则为等效。 ---本部分中振动暴露评价是基于振动总值,即三个轴向频率计权加速度分量均方根平方和的方根。前一版本中,评价是基于频率计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大的轴向分量。 ---本部分中日暴露量为8h等能量计权振动总值,前一版本采用的是4h等能量计权加速度;前 一版本日暴露量的参考时间为4h,本部分参考时间改为8h。 ---本部分的附录A 用数学方法规定了频率计权滤波器特性,所描述的包含频带限制的计权曲线及对应的计权因子与前一版的曲线略有不同。 ---本部分新增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并取消了前一版本中附录A 的内容。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 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韩连英、张绍栋、邵斌。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790-1993。 |
标准目录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定义和符号1 4 手传振动的特性2 5 手传振动暴露的特性4 6 报告的信息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频率计权和带限滤波器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手传振动对健康的影响指南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振动暴露与健康影响的关系13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工作条件中可能影响人体暴露于手传振动效应的因素15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负责职业卫生与安全机构应采取的预防措施16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报告附加信息的指南18 参考文献20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