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部分:仪器 现行

Non-destructive testing—Characteriz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ultrasonic test equipment—Part 1:Instruments

标准号:GB/T 27664.1-2011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7664.1-2011
发布时间:2011-12-30
实施时间:2012-05-01
首发日期:2011-12-30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陈和坤、刘智力、谢晓宇、吴锦湖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ICS分类:无损检测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2)

标准简介

GB/T27664的本部分规定了A 型脉冲式模拟和数字式超声检测仪电性能的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本部分适用于手动式、采用工作在0.5MHz~15MHz中心频率范围内的单探头或双探头的超声检测仪。本部分的部分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适用于自动检测系统中的超声检测仪。本部分不适用于连续波工作的超声检测仪和超声测厚仪。

标准摘要

GB/T27664《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1部分:仪器;
———第2部分:探头;
———第3部分:组合设备。
本部分为GB/T2766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12668-1:2000《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部分:仪器》(英文版),包括其1号修改单EN12668-1:2000/Amd1:2004。
本部分的文本结构和技术内容与EN12668-1:2000一致。
本部分与EN12668-1:2000的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删除了EN 前言,并重新编写了前言;
———用“本部分”一词代替了“本欧洲标准”;
———修改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导语;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引用的国际标准已转化为我国标准的,则本部分直接引用了与之相对应的我国标准的最新版本;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国际标准ISO9001:1994和ISO9002:1994已合并修改为ISO9001:2008,故本部分直接引用了与ISO9001:2008相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1:
2008;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12604.1—2005《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
———术语3.15、3.16、3.22、3.23和3.32分别采用了GB/T12604.1—2005中界定的术语7.20、7.1、7.13、7.14和7.16及其定义;
———图4“检测过程中在超声检测仪显示屏上见到的用于测量发射脉冲后盲区的信号波形”EN12668-1:2000原标示的盲区时间和幅度与3.5和8.4.3所描述的不一致,本部分按3.5和8.4.3的描述做了修改;
———8.4.1的EN12668-1:2000原文所列检测项目有“接收器灵敏度”,但8.4.2~8.4.7并没有该检测项目,本部分予以删除;
———8.4.6的EN12668-1:2000原文为“TDG”,与表2的8.4.6“DAC”不相符,本部分按表2修改
为“DAC”;
———参考文献中的国际标准ISO10012-1与国际标准ISO10012-2已合并修改为ISO10012:
2003,故本部分直接引用了与ISO10012:2003相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GB/T19022—200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和坤、刘智力、谢晓宇、吴锦湖。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符号和含义 4
5 一般要求 5
6 超声检测仪制造者的技术要求 5
6.1 概述 5
6.2 一般规定 6
6.3 显示屏 6
6.4 发射器 6
6.5 放大器和衰减器 6
6.6 数字式超声检测仪 7
7 超声检测仪的性能要求 7
8 第1组检验 9
8.1 第1组检验需要的测量器具 9
8.2 相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 10
8.3 发射脉冲参数 10
8.4 接收器 11
8.5 监测闸门 14
8.6 比例输出的监测闸门 15
8.7 数字式超声检测仪 18
9 第2组检验 19
9.1 第2组检验需要的测量器具 19
9.2 物理状态与外观 20
9.3 稳定性 20
9.4 发射脉冲参数 21
9.5 接收器 21
9.6 时基线性 2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带有对数放大器的超声检测仪的特定条件 34
参考文献 35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