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技术 存折本的磁条

Information technology—Mag netic stripes on savings books
标准号:GB/T 15935-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5935-2013
发布时间:2013-12-31
实施时间:2014-07-15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金倩、段霞、冯敬、乔申杰、耿力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数据媒体
ICS分类:识别卡和有关装置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如第4章中定义的在交换中使用的存折本上磁条的特性和位置。通过本标准的要求提供与交换系统的兼容性,从而使带有磁条的存折本可读,并且可被与在交换中使用的读出识别卡相兼容的设备编码。本标准规定了对存折本上磁条(包括任何保护涂层)的要求、编码技术和字符集。它还规定了存折本封面的特性,如硬度、最小尺寸、表面不规则度、粗糙度以及封面材料和磁条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人、机两者因素规定了最低要求。矫顽力影响到本标准中许多量值的规定但不是其自身的规定。把存折本暴露于磁场之中很可能使已记录的数据被破坏。本标准定义了存折本应遵循的准则。在本标准中没有考虑使用次数的因素,若需要,则可以根据之前存折本测试的经验。如产品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准则,则应在涉及到的各方中进行协商。ISO/IEC10373-2规定了检测存折本符合本标准规定参数的测试步骤。本标准适用于存折本用磁条的生产和验收。注:在本标准中用到的国际单位制和/或英制测量体系中的数值可能已经被换算,因而相互间并不完全相等。两种制式都可能被使用,但两者不宜被混杂或再被转换。最初的设计是使用英制测量体系。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5935—1995《存折本的磁条》。 本标准与GB/T15935—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术语和定义、准则和测试方法与GB/T15120.2保持一致; ———基准材料从SRM3200变更为RM7811-2; ———对信号幅度要求进行了扩展(基于GB/T15120.2); ———增加了对未使用的存折本和返回的存折本的分类; ———增加了更完整的对磁通翻转间距变化的要求(基于GB/T15120.2); ———增加了对磁条区域表面轮廓和翘曲的要求; ———基于GB/T15120.6和RM7811-6,增加了高矫顽力磁条的选择。 注:信号幅度和磁通翻转间距变化的数值取自GB/T15120.2和GB/T28177.2,并且基于样品存折在这两种测试设备上的测试表现。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IEC8484:2007《信息技术 存折本的磁条》。 本标准与ISO/IEC8484:2007相比,存在如下少量差异: ———在第3章中增加了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GB/T15120.2; ———删除了文本中大部分的英制单位,但对于工业界的习惯用法,某些部分的英制单位仍保留; ———根据目前源标准和二级标准的迁移情况,将源标准(见4.1)定义为“一套由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建立,并且目前在美国Q-Card保存的基准卡,代表RM7811-2指定的UR 和IR 的数 值”;将二级标准(见4.2)中的“注”改为“二级标准目前可以从美国Q-Card订购,地址为:301ReaganStreet,Sunbury,PA17801,US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倩、段霞、冯敬、乔申杰、耿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935—1995。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一致性 1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 术语和定义 1 5 存折本封面的物理特性 3 6 磁条的物理特性 4 7 磁性材料的性能特性 6 8 编码技术 7 9 编码规范 9 10 差错检测 12 11 编码磁道的位置 1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可选高矫顽力磁条 13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