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摩托车乘员头盔 现行

Helmets for motorcyclists

标准号:GB 811-2010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811-2010
发布时间:2010-11-10
实施时间:2011-05-01
首发日期:1989-02-22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俞春俊、秦东炜、杨有涛、郑根朝、徐祥荣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
ICS分类:头部防护设备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上海和汇安全用品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公安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乘员头盔的基本结构、种类和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等。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乘员(包括驾驶人及乘坐人员)佩戴的头盔。

标准摘要

本标准的第4章的4.1.2(d项除外)、4.1.5、4.1.6、4.2,第7章的7.1为强制性的,其余均为推荐性的。
本 标准A 类头盔的刚度性能、头盔固定装置稳定性等指标参照了ECE22—2002《摩托车防护头盔》,B类头盔的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指标参照了日本标准JIST8133—1994《摩托车和机动自行车的驾驶员和乘客用防护帽》和中国台湾标准CNS3902—92《骑乘机车用安全帽》。
本标准代替GB811—1998《摩托车乘员头盔》。
本标准与GB811—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和修改了部分术语及定义(本版第2章)。
———按头盔的性能对头盔进行了分类(本版第3章)。
———增加了头盔刚度性能要求、头盔固定装置稳定性要求,修订了头盔突出物、佩戴装置、护目镜、保护区、视野、吸收碰撞能量性能、穿透性能等部分内容(本版第4章)。
———规定了增加项目的试验要求(本版第5章)。
———重新编写检验规则,对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分别作了规定(1998年版的第7章,本版的第6章)。
———增加对头盔种类的标识(本版第7章)。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上海和汇安全用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春俊、秦东炜、杨有涛、郑根朝、徐祥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811—1989、GB811—1998。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种类、形状和规格 3
4 要求 4
5 试验方法 6
6 检验规则 14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
参考文献 17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