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牙科 旋转器械的数字编码系统 第2部分:形状

Dentistry—Nnmber coding system for rotary instruments—Part 2:Shapes
标准号:YY/T 0873.2-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YY/T 0873.2-2014
发布时间:2014-06-17
实施时间:2015-07-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刘忠友、李伟松、徐红蕾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口腔科器械、设备与材料
ICS分类:
11.060.25
提出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齿科设备与器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 99/SC 1)
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管部门: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齿科设备与器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 99/SC 1)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牙科旋转器械,包括与其连接的附件。本标准规定了全部牙科旋转器械及用于与其连接的系列配件形状的编码数字。描述形状的这三位数字构成了全部五组共15位数字中的第三组的三位数字,在YY/T 0873.1-2013部分中对全部15位数字编码的原则予以说明。
标准摘要
YY/T0873《牙科 旋转器械的数字编码系统》由以下7部分组成: ——— 第1部分:一般特征; ——— 第2部分:形状; ——— 第3部分:车针和刃具的特征; ——— 第4部分:金刚石器械特征; ——— 第5部分:牙根管器械的特征; ——— 第6部分:研磨器械特征; ——— 第7部分:心轴和专用器械的特征。 本部分是YY/T087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6360-2:2004《牙科 旋转器械的数字编码系统 第2部分:形状》。本部分与ISO6360-2:2004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 按照GB/T1.1—2009的要求进行了编辑上的修改; ——— 对于本部分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若已转化为我国标准,本部分将引用的国际标准号替换为相应的国家标准号,并在第2章中注明采用关系。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标准由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齿科设备与器械分技术委员会(SΑC/TC99/SC1)归口。 本部分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忠友、李伟松、徐红蕾。 |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形状编码 1 5 形状与设计 2 参考文献 38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