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dustrial Ethernet switchs
标准号:GB/T 30094-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0094-2013
发布时间:2013-12-17
实施时间:2014-05-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麟琨、潘长清、刘涛、梅恪、李平、薛百华、谈黎、徐皑冬、冯冬芹、张庆军、张渝、潘勇伟、魏晓东、罗安、辛耀中、严亚勤、周家祥、鲁远祥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ICS分类:工业自动化系统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GB/T9387.1—1998规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1~2层或第1~3层,且物理层符合IEEE802.3:2008规范,数据链路层符合IEEE802.1D:2004和GB/T15629.2—2008规范,网络层符合IETFIP协议簇规范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华东电网公司信息中心、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麟琨、潘长清、刘涛、梅恪、李平、薛百华、谈黎、徐皑冬、冯冬芹、张庆军、张渝、潘勇伟、魏晓东、罗安、辛耀中、严亚勤、周家祥、鲁远祥。 |
标准目录
前言 Ⅶ 引言 Ⅷ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3.1 术语和定义 3 3.2 缩略语 7 4 工业环境适应性要求 8 4.1 概述 8 4.2 气候环境 9 4.3 电磁兼容 10 4.4 绝缘性能 15 4.5 机械适应性 16 4.6 外部电源 16 4.7 外壳防护 17 5 功能要求 17 5.1 业务功能 17 5.2 接口功能 20 5.3 安全功能 20 5.4 冗余与自愈功能 22 5.5 管理功能 23 5.6 精确网络时间功能 24 6 性能要求 25 6.1 可信性指标 25 6.2 实时转发性能 25 6.3 接口性能 26 6.4 网络自愈性能 26 6.5 精确网络时钟性能 27 7 其他要求 28 7.1 电源 28 7.2 接地 28 7.3 接线装置 29 7.4 基本指示灯 29 7.5 散热方式 29 7.6 标志、标记和外观 29 7.7 随机文件 29 7.8 包装 29 7.9 贮存 30 8 测试方法 30 8.1 概述 30 8.2 测试条件和配置 30 8.3 环境适应性测试 33 8.4 功能测试 40 8.5 性能测试 50 9 检验规则 55 9.1 型式检验 55 9.2 出厂检验(工厂验收检验) 5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试仪表要求 5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典型组网模型 5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可靠性验证试验 61 参考文献 63 图1 测试配置1 30 图2 测试配置2 31 图3 测试配置3 31 图4 测试配置4 31 图5 测试配置5 32 图6 测试配置6 32 图7 测试配置7 32 图8 测试配置8 33 图9 测试配置9 33 图B.1 单环型拓扑 59 图B.2 双环型拓扑 59 图B.3 环间耦合 60 图C.1 可靠性试验试验周期示例 62 表1 温度条件 9 表2 相对湿度条件 9 表3 大气压力条件 9 表4 盐雾 10 表5 化学活性物质条件 10 表6 静电放电抗扰度要求 10 表7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要求 11 表8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要求 11 表9 信号端口浪涌(冲击)抗扰度要求 11 表10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浪涌(冲击)抗扰度要求 12 表11 交流电源输入端口浪涌(冲击)抗扰度要求 12 表12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要求 12 表13 工频磁场抗扰度要求 12 表14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要求 13 表15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要求 13 表16 振铃波抗扰度要求 13 表17 0Hz~150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要求 13 表18 交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抗扰度要求 14 表19 交流电源输入端口短时中断抗扰度要求 14 表20 交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变化抗扰度要求 14 表21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要求 14 表22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抗扰度要求 15 表23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短时中断抗扰度要求 15 表24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变化抗扰度要求 15 表25 电磁兼容限值要求 15 表26 绝缘电阻要求 16 表27 绝缘耐压要求 16 表28 机械适应性要求 16 表29 一般工业环境交流电源要求 16 表30 一般工业环境直流电源要求 17 表31 外壳防护等级 17 表32 安全要求 21 表33 可信性指标 25 表34 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单机实时转发性能指标 25 表35 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单机实时转发性能指标 25 表36 组网性能指标 26 表37 冗余网络自愈性能指标 27 表38 单机时钟传输准确度 27 表39 单机5s时钟保持准确度 27 表40 单机1h时钟保持准确度 27 表41 单机1d时钟保持准确度 28 表42 组网时钟传输准确度 28 表43 随机文件要求 29 表44 性能评价判据 30 表45 温度环境适应性测试 34 表46 湿度环境适应性测试 35 表47 低气压环境适应性测试 35 表48 化学活性物质测试 35 表49 外壳防护性能测试 36 表50 长霉测试 36 表51 测试部位编号 36 表52 电磁兼容抗扰度测试 37 表53 绝缘电阻测试 38 表54 绝缘耐压测试 38 表55 机械适应性测试 39 表56 交流电源测试 39 表57 直流电源测试 39 表58 LLDP功能测试 40 表59 RSTP功能测试 40 表60 MSTP功能测试 40 表61 VLAN 功能测试 41 表62 优先级功能测试 41 表63 静态组播功能测试 41 表64 动态组播功能测试 42 表65 静态路由功能测试 42 表66 动态路由功能测试 42 表67 VRRP功能测试 43 表68 IGMP功能测试 43 表69 PIM-SM/PIM-DM 功能测试 44 表70 管理接口功能测试 44 表71 POE输出接口功能测试 44 表72 时间信息输入接口功能测试 45 表73 时钟测试接口功能测试 45 表74 接入认证功能测试 45 表75 加密功能测试 46 表76 ACL功能测试 46 表77 抗攻击功能测试 46 表78 网络风暴抑制功能测试 47 表79 单环冗余网络功能测试 47 表80 双环冗余网络功能测试 47 表81 环间耦合冗余功能测试 48 表82 基于VLAN 的冗余网络功能测试 48 表83 链路聚合功能测试 49 表84 冗余电源功能测试 49 表85 PTP功能测试 49 表86 MTBF测试 50 表87 启动电流测试 50 表88 单机吞吐量测试 50 表89 单机包转发率测试 51 表90 单机地址缓存能力测试 51 表91 单机地址学习能力测试 51 表92 单机时延测试 52 表93 单机时延抖动测试 52 表94 单机帧丢失率测试 52 表95 网络时延测试 53 表96 网络时延抖动测试 53 表97 网络帧丢失率测试 53 表98 冗余网络恢复性能测试 53 表99 单机时钟传输准确度测试 54 表100 单机时钟保持准确度测试 54 表101 组网时钟传输准确度测试 55 表102 型式检验项目 55 表C.1 试验方案相关内容 61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