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4791-2013
发布时间:2013-12-17
实施时间:2014-10-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张青春、李晓滨、何卫平、忻成梁、刘远模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ICS分类:螺纹综合
提出单位:全国螺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8)
起草单位: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螺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螺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8)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螺纹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适用于对称螺纹和非对称螺纹,或者圆柱螺纹和圆锥螺纹。当对应一个定义有一个以上术语时,应优先选用黑粗体术语。附录A 列出一些在标准正文内没有给出定义的术语。与中文和英文螺纹术语等同的法语、德语、日语和瑞典语术语参见附录B。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791—1993《螺纹术语》。本标准与GB/T14791—1993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为: ———本标准增加25条新术语:螺旋线导程(3.1.2)、螺旋线导程角(3.1.3)、对称螺纹(3.2.4)、非对称螺纹(3.2.5)、引导螺纹(3.2.13)、相邻牙侧(4.9.1)、同名牙侧(4.9.2)、牙体(4.10)、牙槽(4.11)、牙槽螺距(6.2)、累积螺距(6.3)、牙数(6.4)、牙槽导程(6.6)、螺纹接触高度(7.2)、螺纹装配长度(7.4)、牙槽螺距偏差(8.1.2)、牙槽导程偏差(8.1.5)、最大实体差(8.2.1)、公差带代号(8.2.2)、参照平面(10.9)、容纳长度(10.10)、中径圆锥锥度(10.11)、紧密距(10.12)、螺纹抗拉强度面积(11.1)、螺纹抗剪强度面积(11.2)。 ———“原始三角形”与“基本牙型”的关系:1993年版由“原始三角形”导出“基本牙型”(1993年版的3.1.2和3.1.4);本标准由“基本牙型”导出“原始三角形”(见4.1和4.5)。 ———“牙侧”定义:1993年版没有限定牙侧的形状(1993年版的3.1.11);本标准限定牙侧在轴线平面内为直线形(见4.9)。 ———“作用中径”定义:1993年版没有明确假想螺纹包容实际螺纹的位置(1993年版的3.2.8);本标准明确规定假想螺纹包容实际螺纹的位置在“牙侧”处(见5.11)。 ———“螺距”定义:1993年版没有限定测量螺距的位置在牙侧上(1993年版的3.3.1);本标准限定螺距是牙侧间距离(见6.1)。 ———关于“牙侧接触高度”与“螺纹接触高度”术语:1993年版没有明确区分这两个术语,只有一个“接触高度”术语(1993年版的4.1);本标准将两个术语进行了区分,并给出明确定义(见7.1和7.2)。 ———关于“螺纹旋合长度”与“螺纹装配长度”术语:1993年版没有明确区分这两个术语,只有一个“长度”术语(1993年版的4.4);本标准将两个术语进行了区分,并给出明确定义(见7.3和7.4)。 ———将1993年版“螺距累积误差”和“导程累积误差”两个术语分别修改为“累积螺距偏差”和“累积导程偏差”术语;并重新确定了定义(见8.1.3和8.1.7)。 ———修改了1993年版“基准直径”定义(见10.4)。 ———用“扳紧余量”术语代替1993年版的“旋紧余量”术语;并且删除了1993年版术语定义内“最小实体内螺纹”和“锥螺纹”两个限制(见10.8)。 本标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5408:2009《螺纹术语》(英文版)。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标准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标准如下: GB/T1800.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 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ISO286-1:1988,MOD) 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中文术语的汉语拼音索引。 ———修改了附录B的标题和表B.1中内容的排列顺序;删除了表内的章节号列。 ———删除了第1章(范围)内有关ISO 标准官方语言的说明。 ———“单一中径”定义:ISO5408:2009在术语定义内限制螺纹测量轴向长度范围为一个牙槽宽度,与其定义后面所推荐的最常用量针(量球)测量方法相矛盾;本标准删除了ISO 定义内有关测量长度范围限制内容(见5.10)。 ———“累积螺距偏差”定义:ISO5408:2009在术语定义内引用“螺距偏差”(8.1.1),此术语对两牙侧间距是有限定的(一个螺距),故在此定义内直接引用它不太合适;本标准引用“累积螺距” (6.3),改正了ISO5408:2009出现的问题(见8.1.3)。 ———“累积导程偏差”定义:ISO5408:2009在术语定义内引用“导程偏差”(8.1.4),此术语对两牙侧间距是有限定的(一个导程),故在此定义内直接引用它不太合适;本标准采用具体描述方式给出“累积导程偏差”定义(没有“累积导程”术语可供引用)(见8.1.7)。 ———“最大实体差”定义:ISO5408:2009定义来源于1984年版的旧美国螺纹术语标准;本标准定义来源于2006年版的新美国螺纹术语标准。新定义所给出的内、外螺纹配合关系是此术语的最基本定义;旧定义只给出此术语基本定义的一个附属特性,并且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具备的特性(见8.2.1)。 本标准由全国螺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佛山市南海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成都艾立特螺纹工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青春、李晓滨、何卫平、忻成梁、刘远模。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791—1993。 |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一般术语 1 4 与螺纹牙型相关术语 4 5 与螺纹直径相关术语 9 6 与螺纹螺距和导程相关术语 12 7 与螺纹配合相关术语 14 8 与螺纹公差和检验相关术语 16 9 与非对称螺纹相关术语 18 10 与密封管螺纹相关术语 18 11 与螺纹强度相关术语 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附加术语列表 21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等同的法语、德语、日语和瑞典语螺纹术语 22 汉语拼音索引 27 英文对应词索引 29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