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热成像 第1部分:总则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Thermography—Part 1:General procedures
标准号:GB/T 30831.1-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0831.1-2014
发布时间:2014-06-24
实施时间:2015-03-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赵飞宇、吴涛、黄海舟、朱沙、高利、张大国、张致、朱飞兵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ICS分类:振动、冲击和振动测量
提出单位: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
起草单位:广州飒特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
归口单位: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30831的本部分介绍了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中的红外热成像的应用。这里的“机器”包括机械辅助设备,如阀门、流体机械或电动设备,以及相关的热交换器。本部分还描述了与机器性能评估有关的红外应用。本部分包括:———与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有关的红外热成像术语;———红外热成像过程的类型及其优点;———采用热成像识别异常并建立严酷度评估准则的指南;———机器红外热成像测量方法和要求,包括安全方面的建议;———数据判读、评估准则和报告要求方面的信息;———反射表观温度、发射率及衰减介质的确认与补偿。本部分还包括使用定量红外热成像仪测量某一目标的表面温度时,确认和补偿反射表观温度、发射率及衰减介质的检验程序。注:还将制定针对具体应用的分析指南。
标准摘要
GB/T30831《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热成像》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图像的判断和诊断。 本部分是 GB/T3083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8434-1:2008《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热成像 第1部分:总则》(英文版)。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0921—2007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词汇(ISO13372:2004,IDT); ———GB/T22393—2008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一般指南(ISO17359:2003,IDT); ———GB/T22394—2008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判读和诊断技术的一般指南(ISO13379:2003,IDT); ———GB/T23713.1—2009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预测 第 1 部分:一般指南(ISO13381-1: 2004,IDT)。 本部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在“参考文献”中增加了“GB/T19870—2005 工业检测型红外热像仪”。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州飒特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飞宇、吴涛、黄海舟、朱沙、高利、张大国、张致、朱飞兵。 |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引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热成像技术 3 5 相对热成像 4 6 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非接触测温 5 7 基线测量 5 8 安全 5 9 校准 5 10 数据采集 5 11 客户职责 6 12 反射温度、发射率和衰减介质的现场测量 6 13 温度严酷度评估准则 6 14 分布图评估准则 7 15 诊断与预测 8 16 检测报告 8 17 人员资质 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反射表观温度和发射率的现场测量 1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安全规则与注意事项 14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案例 15 参考文献 22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