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idance for the use of repeatability reproducibility and trueness estimates in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estimation
标准号:GB/Z 22553-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Z 22553-2010
发布时间:2010-09-02
实施时间:2010-12-01
首发日期:2010-09-02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王斗文、陈玉忠、于振凡、张帆、杨军、王海鹰、丁文兴、宋桂兰、曾泽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数学
ICS分类:统计方法的应用
提出单位: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
起草单位: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
归口单位: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
标准简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基于GB/T6379.2—2004的协同试验数据来评定测量不确定度(MU)。———比较协同试验结果与不确定度传播原理获得的测量不确定度(见第14章)。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ISO5725-3中间精密度的其他模型研究,尽管本方法也可以应用到这些扩展模型,但不包含在这些模型下的不确定度评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所有的测量和测试领域中不确定度的评定,不适用于未给出缺乏再现性数据时重复性数据的应用方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所识别的、不可忽略的系统效应已被修正假定,可应用作为测量方法一部分的数值修正,或通过查找并排除效应原因来完成。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指南性作用,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种用途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但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评定方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测量结果、方法和过程或者测试结果、方法和过程。
标准摘要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ISO/TS21748:2004《利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的估计值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指南》。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与ISO/TS21748:2004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将A.2.1中的式A.6“u(y)2=u(B)2+u(er)2=u2L +s2r ”更改为“u (y)2=u (B)2+u (er)2= s2L +s2r ”; ———将附录C的C.2.2的式(C.2)中的“WvN”更正为“W mN”。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斗文、陈玉忠、于振凡、张帆、杨军、王海鹰、丁文兴、宋桂兰、曾泽。 |
标准目录
前言 Ⅱ 引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符号 3 5 原理 5 5.1 单结果与测量过程性能 5 5.2 再现性数据的适用性 5 5.3 基本统计模型 5 5.4 重复性数据 6 6 利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的估计值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6 6.1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 6 6.2 预期精密度与实际精密度的差异 6 7 确立某特定测量过程中方法性能数据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6 7.1 概述 6 7.2 偏倚的实验室分量控制表示 6 7.3 重复性确认 8 7.4 性能持续确认 8 8 测试样品的相关处理 8 8.1 概述 8 8.2 抽样 8 8.3 样_#._諊品制备和预处理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