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车辆 护顶架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Industrial trucks—Overhead guards—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ISO 6055:2004 IDT)
标准号:GB/T 5143-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5143-2008
发布时间:2008-02-03
实施时间:2008-07-01
首发日期:1985-05-03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赵春晖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仓储设备、装卸机械
ICS分类:
53.60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起升高度大于1800mm的各种型式乘驾式高升机动工业车辆的护顶架、驾驶员腿和脚的保护、翻车保护结构(POPS)和落物保护结构(FOPS)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摘要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6055:2004《工业车辆 护顶架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6055:2004。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对ISO6055:2004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用已采用为我国的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未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 本标准代替GB/T5143-2001《乘驾式高起升车辆 护顶架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5143-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1章中增加:驾驶员腿和脚的保护、翻车保护结构(ROPS)和落物保护结构(FOPS)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取消了不适用的产品; ---第2章中增加了5个引用标准; ---增加了3.1 导言和4.1 导言; ---将原标准中3.2.3的体重90kg的驾驶员坐下后座椅面最低点至车辆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头部上方护顶架顶部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mm改为本标准中3.3.3的从座椅标定点(按GB/T8591确定)至驾驶员处于正常操作位置时驾驶员头部上方护顶架顶部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903mm; ---增加了降低护顶架正常高度的示例(本标准的3.3.5); ---增加了如果护顶架的制造厂已经被告知用户可能处于跌落物能穿过150 mm 开口的风险中时,则护顶架的结构应消除风险,必要时根据补充的信息设置开口的内容(本标准的3.3.6); ---增加了图4、图5、图6和图7; ---取消了原标准4.2静载试验的内容; ---动载试验的试验方法中增加:9个落点中的第一点应位于护顶架的前方(本标准的3.4.2.3); ---增加了冲击下落试验(本标准的3.4.3); ---增加了驾驶员腿和脚的保护试验(本标准的3.4.4); ---性能要求一章中增加了对冲击下落试验和驾驶员腿和脚的保护试验后的要求(本标准的3.5.2和3.5.3); ---增加了驾驶员位置不受臂架保护的伸缩臂式车辆的要求(本标准的第4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宝鸡双力叉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春晖。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143-1985、GB/T5143-2001。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