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use in proficiency testing by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s
标准号:GB/T 28043-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8043-2011
发布时间:2011-10-31
实施时间:2012-02-01
首发日期:2011-10-3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张帆、丁文兴、田玲、谢田法、于振凡、翟培军、冯士雍、郭武、郑江、陈志民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数学
ICS分类:统计方法的应用
提出单位: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山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归口单位: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在能力验证计划中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并且对能力验证计划参加者和认可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上述方法提出了建议。本标准适用于通过实验室的测量结果验证其不存在明显的不可接受的偏倚。本标准适用于定量数据而不适用于定性数据。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技术内容除外)。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3528:2005《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对ISO13528:2005的错误作了如下修改和更正: ———将4.3第三段中“重复性标准差”和“能力评定标准差”分别更正为“重复性方差”和“能力评定方差”; ———将5.6.1第二段中“式(53)”更正为“式(C.1)”; ———将7.1.3中“图1和2”更正为“图2和图3”; ———将7.2.3中“图1和3”更正为“图2和图4”; ———将7.4.3中“图1和4”更正为“图2和图5”; ———将7.7.2中“X±Ux”更正为“x±Ux”; ———将7.8第二段中的“7.4或7.6”更正为“5.4或5.6”,将“7.5”更正为“5.5”; ———将7.9.2中“uX =1.23×s*/ 181=13×10-10”更正为“uX =1.25×s*/ 181=13×10-10”; ———将7.9.4中“p>16”更正为“p>17”; ———将附录A 中“sx”更正为“s.x”; ———将附录B.2中第四行和第五行的“标准差”更正为“方差”; ———将附录B.3中式(B.4)和式(B.7)中“xt,.”均更正为“.xt,.”。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山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帆、丁文兴、田玲、谢田法、于振凡、翟培军、冯士雍、郭武、郑江、陈志民。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设计和解释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统计指南(见GB/T15483.1-1999,5.4.2) 2 4.1 行动信号和警戒信号 2 4.2 对指定值不确定度的限定 2 4.3 重复测量次数的确定 3 4.4 样本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见GB/T15483.1-1999,5.6.2和5.6.3) 3 4.5 定义测量方法 3 4.6 数据报告(见GB/T15483.1-1999,6.2.3) 4 4.7 能力验证结果的有效期 4 5 确定指定值及其标准不确定度 4 5.1 确定指定值的方法选择 4 5.2 配方法(见GB/T15483.1-1999,A.1.1,a) 4 5.3 有证参照值(见GB/T15483.1-1999,A.1.1,b) 5 5.4 参照值(见GB/T15483.1-1999,A.1.1,c) 5 5.5 专家实验室的公议值(见GB/T15483.1-1999,A.1.1,d) 7 5.6 参加者的公议值(见GB/T15483.1-1999,A.1.1,e) 7 5.7 指定值的比对 11 5.8 缺失值 12 6 确定能力评定标准差(见GB/T15483.1-1999,A.2.1.3) 12 6.1 方法选择 12 6.2 由规定值确定 12 6.3 由经验预期值确定 12 6.4 由一般模型确定 13 6.5 由精密度试验结果确定 14 6.6 由一轮能力验证计划所得数据确定 14 6.7 能力验证得到的精密度与测量方法已知精密度的比较 14 7 性能统计量的计算 15 7.1 实验室偏倚的估计(见GB/T15483.1-1999,A.2.1.4,a) 15 7.2 百分相对差(见GB/T15483.1-1999,A.2.1.4,b) 17 7.3 秩与秩百分数(见GB/T15483.1-1999,A.2.1.4,c) 19 7.4 z 值(见GB/T15483.1-1999,A.2.1.4,d) 21 7.5 En值(见GB/T15483.1-1999,A.2.1.4,e) 23 7.6 z′值 23 7.7 ζ 值 24 7.8 Ez 值 24 7.9 已报告不确定度时进行数据分析的示例 24 7.10 组合性能统计量值 28 8 一轮能力验证计划中多个被测量的组合性能统计量值的图示法 28 8.1 应用 28 8.2 性能统计量值的直方图 28 8.3 标准化实验室偏倚的条形图 29 8.4 标准化重复性测量值的条形图 30 8.5 尧敦图 30 8.6 重复性标准差图 36 8.7 分割样品(见GB/T15483.1-1999,A.3.1.2) 38 9 组合多轮能力验证计划中性能统计量值的图示法(见GB/T15483.1-1999,A.3.2) 41 9.1 应用 41 9.2 z 值的常规控制图 41 9.3 z 值的累积和控制图 43 9.4 实验室标准化偏倚对平均值的图 43 9.5 点图 4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符号 4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样品的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 47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稳健分析 50 参考文献 52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