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现行

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use in the presence of combustible dust—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标准号:GB 12476.1-2013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2476.1-2013
发布时间:2013-12-17
实施时间:2014-11-14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吴建国、黄建锋、石晓贤、李江、白照昊、郑振晓、翁振克、李书朝、陈瑞。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防爆电器
ICS分类:易爆环境用电气设备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

标准简介

GB12476的本部分规定了在可燃性粉尘存在的数量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的环境中,用认可的保护技术保护的电气设备的设计、结构、试验和标志的通用要求。本部分由下列GB12476部分专用防爆型式标准补充或修改:———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D”———第5部分:外壳保护型“tD”;———第6部分:浇封型“mD”;———第7部分:正压保护型“pD”。注:GB12476.2给出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指南。本部分范围内的电气设备也可以遵守其他标准,如GB3836.1的补充要求。在可能同时出现或分别出现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的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要求增加一些附加保护措施。本部分对直接与爆炸危险之外的安全要求没有规定。当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其他环境条件要求,如防水和防腐而采用其他防护方法时,则该防护方法不得对外壳的整体性产生不利的影响。本部分适用于大气条件下形成的可燃性粉尘环境。本部分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大气中的氧即可燃烧的炸药粉尘或自燃物质。本部分不适用于瓦斯和/或可燃性粉尘引起危险的煤矿井下以及煤矿地面装置用电气设备。本部分未考虑由粉尘散发出来的可燃性或毒性气体而引起的危险。

标准摘要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12476《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选型和安装;
———第3部分:可燃性粉尘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危险场所分类;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D”;
———第5部分:外壳保护型“tD”;
———第6部分:浇封保护型“mD”;
———第7部分:正压保护型“pD”;
———第8部分:试验方法 确定粉尘最低点燃温度的方法;
———第9部分:试验方法 粉尘层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第10部分:试验方法 粉尘与空气混合物最小点燃能量的测定方法;
……
本部分是GB1247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的规定组织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1241-0:2004《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0部分:通用要求》(英文第一版)。但本部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GB12476.1—2000的修订,GB12476.1—2000的主要技术内容由GB12476.5—201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外壳保护型“tD”》代替。
本部分在技术上与IEC61241-0:2004存在如下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考虑到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检验认证的型式批准和IEC国际标准(对批准程序没有规定)存在差异,我国对防爆电气设备的型式批准程序为防爆合格证制度。因此在制造商责任一章中增加了取得防爆合格证的检验程序,见附录A。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参加起草的单位:创正防爆电器有限公司、电光防爆电气有限公司,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黎明防爆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宝临防爆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创新电机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建国、黄建锋、石晓贤、李江、白照昊、郑振晓、翁振克、李书朝、陈瑞。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12476.1—2000。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结构 6
5 温度 7
6 外壳材质 7
7 紧固件 9
8 联锁装置 9
9 绝缘套管 9
10 粘接材料 9
11 Ex元件 10
12 连接件和接线空腔 10
13 接地导体或等电位导体连接件 10
14 电缆和导管的引入装置 11
15 产生辐射的电气设备 13
16 旋转电机的补充规定 13
17 开关的补充规定 14
18 熔断器的补充规定 15
19 插头和插座的补充规定 15
20 灯具的补充规定 16
21 帽灯和手提灯的补充规定 17
22 装有电池的设备 17
23 型式检查和试验 19
24 例行检查和试验 24
25 制造商责任 24
26 电气设备修理和改造后的检查和试验 24
27 非铠装电缆和带金属编织层的电缆引入装置的夹紧试验 25
28 铠装电缆引入装置的夹紧试验 27
29 标志 27
30 防爆标志示例 28
附录A 取得防爆合格证的检验程序 31
图1 引入点和分支点示意图 12
图2 螺纹紧固的公差和间隙 15
图3 细杆紧固螺栓头下面的接触面 16
图4 涂导电漆电极的试样 24
表1 使用环境温度和附加标志 7
表2 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积 11
表3 原电池 18
表4 蓄电池 18
表5 冲击试验 20
表6 对连接件用绝缘套管的螺栓所施加的力矩 21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