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222-2007
发布时间:2007-08-14
实施时间:2008-03-01
首发日期:1975-12-24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沈建军、栾燕、李国忠、郭艳、廖建军、李光
作废日期:2017-09-01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钢铁产品综合
ICS分类:弹簧钢
提出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重庆东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首钢集团红冶钢厂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热轧、锻制、冷拉弹簧钢的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本标准适用于直径或边长不大于100mm的弹簧钢圆钢和方钢、厚度不大于40mm的弹簧钢扁钢、直径不大于25mm的弹簧钢盘条。本标准规定的牌号及化学成分也适用钢锭、钢坯及其制品。
标准摘要
本标准代替GB/T1222-1984《弹簧钢》。 本标准与GB/T1222-1984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弹簧钢范围一章(见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见2); ---增加了订货内容一章(见3); ---增加了牌号的统一数字代号(见5.1); ---取消了55Si2Mn、55Si2MnB、60CrMnMoA 三个牌号,增加了55SiCrA 牌号(1984年版的表6;本版的表1); ---对60Si2Mn、60Si2MnA 的Mn含量作了调整(1984年版的表6;本版的表1); ---加严了部分牌号的硫、磷含量的要求(1984年版的表6;本版的表1); ---修改了冶炼方法的规定(1984年版的3.2;本版的5.2); ---增加了表面处理交货状态的规定(1984年版的3.3;本版的5.3.2); ---力学性能名称和单位的符号按GB/T228-2002 标准重新命名(1984 年版的表7;本版的表2); ---增加了力学性能试样毛坯尺寸的规定和弹簧扁钢试样的规定(见5.4.1); ---增加了直径或厚度大于80mm 的钢材,允许改锻(轧)后取样检验的规定(见5.4.3); ---调整了部分牌号的交货硬度指标(1984年版的表8,本版的表3); ---补充了55SiMnVB淬透性试验的热处理制度(见5.5.1); ---增加了可以采用淬透性计算方法代替淬透性试验的规定(见5.5.2); ---补充规定可以用无损探伤法代替酸浸低倍检验(见5.6.3); ---增加了非金属夹杂物检验的合格级别(见5.7); ---补充了锻制材的脱碳层深度的规定(见5.8); ---删除了对钢材晶粒度合格级别的要求(1984年版的3.9.4,本版的5.10); ---将热轧扁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的规定调整为规范性附录(1984年版的2.3;本版的附录A); ---平面扁钢的厚度增加了35mm 和40 mm 两个规格,取消了6.5 mm 和9.5 mm 两个厚度规格,并对部分宽度系列扁钢的厚度规格作了调整(1984年版的表1,本版的表A.1); ---对单面双槽扁钢的示意图作了修改(1984年版的图2,本版的图A.2); ---单面双槽扁钢75mm 宽度系列增加了8mm 和13mm 厚度规格,另增加了90mm 宽度系列11mm 和13mm 两个厚度规格(1984年版的表2,本版的表A.2); ---调整了平面扁钢尺寸允许偏差(1984年版的表3,本版的表A.3); ---增加了单面双槽扁钢的宽度公差的规定(1984年版的表4,本版的表A.4); ---增加了28MnSiB技术要求(见附录B和附录C)。 本标准附录A 和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重庆东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首钢集团红冶钢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建军、栾燕、李国忠、郭艳、廖建军、李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1222-1975,GB/T1222-198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