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6554-2010
发布时间:2010-09-26
实施时间:2011-02-01
首发日期:1996-10-07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张蓓莉、柯捷、沈美冬、田晶、郭涛、蓝延、谢俊、吕晓敏、王薇薇
作废日期:2018-05-01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其他非金属矿
ICS分类:珠宝
提出单位: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8)
起草单位: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8)
归口单位: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8)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术语和定义、钻石颜色、净度、切工的分级规则、钻石质量和钻石分级证书。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鉴定、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的钻石分级及相关活动。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554—2003。 本标准与GB/T16554—2003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中增加了: ● 质量小于0.0400g(0.20ct)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大于0.2000g(1.00ct)的镶嵌抛光钻石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 非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其净度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其标准圆钻型切工的切工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 非标准圆钻型切工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其颜色分级、净度分级及切工分级中的修饰度(抛光和对称)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增加了星刻面长度比、下腰面长度比、抛光和对称性、超重比例、刷磨和剔磨等切工评价要素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台宽比、冠高比等术语的英文名称。 ———修改了“比色石”术语(见本标准3.3.1)。 ———增加了灰色调或褐色调钻石的颜色分级规则(见本标准3.5.16)。 ———增加了净度级别的划分规则(见本标准5.2.1)。 ———增加了星刻面长度比、下腰面长度比切工测量项目。调整了切工测量数位保留要求。(见本标准6.1) ———删除了切工比率测量方法有关“目测法”的相关内容。 ———修改了切工比率级别、修饰度级别的分级规则(见本标准6.2、6.3)。 ———增加了影响比率级别的有关因素(见本标准6.2.3)。 ———增加了对称性和抛光的分级规则及其影响因素(见本标准6.3)。 ———增加了切工级别及划分规则(见本标准6.4)。 ———增加了克拉重量单位及其表示方法,修订了质量称量天平的分度值,(见本标准7.1和7.2)。 ———调整了分级证书的内容(见本标准8)。 ———附录A 表A.1增加了针状物,删除了破口、击痕。 ———附录A 表A.2中增加击痕、人工印记。 ———附录B删除了切工分级中有关仪器测量法的内容。 ———增加了附录C切工比率分级表。 ———增加了附录D钻石建议克拉重量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蓓莉、柯捷、沈美冬、田晶、郭涛、蓝延、谢俊、吕晓敏、王薇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16554—1996、GB/T16554—2003。 |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颜色分级 8 5 净度分级 9 6 切工分级 10 7 钻石的质量 14 8 钻石分级证书 1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常见钻石内、外部特征类型 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镶嵌钻石分级规则 1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比率分级表 19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钻石建议克拉重量表 31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