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11部分:机电式有功电能表(0.5、1和2级) 现行

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a.c) -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 Part 11: Electromechanical meter for active energy(classes0.5、1and2)

标准号:GB/T 17215.311-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215.311-2008
发布时间:2008-06-30
实施时间:2009-01-01
首发日期:1994-12-07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林炳海、徐民、雷惠博、王兆宏、韩东、李先怀、李岭森、夏亚莉、张先亮、张立华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ICS分类:电和磁量值的测量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GB/T17215的本部分仅适用于新制造的用于在50Hz或60Hz网路中测量交流有功电能的等级为0.5级,1级和2级的机电式有功电能表(以下简称仪表)及其型式试验。本部分适用于由测量元件和一个或多个计度器装在同一个表壳内而组成的室内和室外的机电式电能表,也适用于一个或多个工作指示器及一个或多个测试输出。如果仪表有一个测量元件测量一种以上电能(多电能仪表),或者当其他功能元件,如最大需量指示器,电子费率计度器,时间开关,纹波控制接收器,数据通信接口等也包封在仪表表壳内,当然,与这些元件相关的标准也得应用,本标准仅适用于计量部分。本部分不适用于:a) 接线端跨接电压超过600V(多相仪表为线对线电压)的仪表;b) 可携式仪表;c) 仪表计度器的数据接口。验收检验依照GB/T3925-1983《2.0级交流电度表的验收方法》(eqvIEC60514:1975)给出的基本方针。可靠性依照IEC62059《交流电测量设备 可靠性》系列文件的内容。

标准摘要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2053-11:2003《电测量设备(交流) 特殊要求 第11部分:机电式有功电能表(0.5、1 和2 级)》,本部分与GB/T17215.211-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 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分:测量设备》共同构成对机电式电能表的型式试验要求。
本部分代替GB/T15283-1994。
本部分(含通用要求)与GB/T15283-1994的主要区别如下:
---明确和规范了产品的名称:机电式电能表。
---明确对使用环境的分类和要求,增加了试验内容。
---增加机械性能要求。
---对直接接入的电能表和经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的误差考核范围(电流)分别规定。
---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使用的方便,在附录A 中对具有脉冲输出功能的机电式电能表的脉冲输出装置给出了有关要求。
本部分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在附录B中给出了推荐的试验顺序。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研究院、宁波三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立仪表集团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华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威胜电子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团、北京海湾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炳海、徐民、雷惠博、王兆宏、韩东、李先怀、李岭森、夏亚莉、张先亮、张立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电(D)28-1959;
---JB793-1966;
---JB793-1978;
---GB3924-1983;
---GB/T15283-1994。

标准目录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标准电量值1
5 机械要求1
5.1 概述2
5.2 计度器(寄存器) 2
5.3 旋转方向和转子标志2
6 气候条件2
7 电气要求2
7.1 功率消耗2
7.2 短时过电流影响2
7.3 自热影响3
7.4 交流电压试验3
8 准确度要求4
8.1 电流改变量引起的误差改变极限4
8.2 由其他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改变极限4
8.3 启动和潜动试验5
8.4 仪表常数5
8.5 准确度试验的条件5
8.6 试验结果的说明7
9 调整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机电式电能表的脉冲输出装置9
A.1 范围9
A.2 分类9
A.3 技术要求9
A.4 试验方法1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推荐的试验顺序表14
图A.1 脉冲信号波形图10
表1 电压线路的功率消耗2
表2 电流线路的功率消耗3
表3 由短时过电流引起的误差改变量3
表4 自热引起的误差改变量3
表5 交流电压试验4
表6 百分数误差极限(单相仪表和带有平衡负载的多相仪表) 5
表7 百分数误差极限(带有单相负载的多相仪表,电压线路加平衡的多相电压) 5
表8 影响量6
表9 起动电流7
表10 电压和电流平衡要求7
表11 参比条件8
表12 误差零线平行移动的极限值8
表13 调整的最低范围8
表A.1 装置对仪表影响的误差极限11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