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现行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on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s

标准号:GB/T 23020-2013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3020-2013
发布时间:2013-09-18
实施时间:2014-05-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刘九如、周剑、陈杰。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计算机应用
ICS分类:信息技术应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两化融合评估的基本原则与框架和评估内容,给出了评估内容的具体要求,并提供了评估内容细化指南以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为工业企业、行业组织、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开展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九如、周剑、陈杰。
本标准参与起草人:刘玉、田洁、沈波、朱孔源、郭和生、祝昉、马晓雄、高明辉、邓璇玲、江源、杨绮英、夏梁盛、李清、杨京英、刘希俭、杨祖一、郑鸿、龙国键、郑朝松、葛江河、尹丹云、孙锋、林韩、郭利、陈希、王涛、田玉鹏、肖琳琳、马冬妍、胡铂、周鹏、杨盼盼、邢腾飞、李君、魏轶彬。

标准目录

前言 Ⅴ
引言 Ⅵ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与框架 2
4.1 导向 2
4.2 价值理念 2
4.3 原则 2
4.3.1 科学性 2
4.3.2 实效性 2
4.3.3 可操作性 3
4.3.4 可扩展性 3
4.4 评估框架 3
5 评估内容 6
5.1 基础建设 6
5.1.1 概述 6
5.1.2 资金投入 6
5.1.3 组织和规划 6
5.1.4 设备设施 6
5.1.5 信息资源 6
5.1.6 信息安全 7
5.2 单项应用 7
5.2.1 概述 7
5.2.2 产品设计 7
5.2.3 工艺设计 7
5.2.4 生产管理 7
5.2.5 生产制造 8
5.2.6 采购管理 8
5.2.7 销售管理 8
5.2.8 财务管理 8
5.2.9 质量和计量 8
5.2.10 能源与环保 9
5.2.11 安全管理 9
5.2.12 项目管理 9
5.2.13 其他经营业务管理 9
5.3 综合集成 10
5.3.1 概述 10
5.3.2 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 10
5.3.3 管理与控制集成 10
5.3.4 产供销集成 10
5.3.5 财务与业务集成 10
5.3.6 决策支持 11
5.4 协同与创新 11
5.4.1 概述 11
5.4.2 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 11
5.4.3 企业集团管控 11
5.4.4 产业链协同 12
5.5 竞争力 12
5.5.1 概述 12
5.5.2 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 12
5.5.3 业务效率 12
5.5.4 财务优化 12
5.5.5 创新能力 13
5.6 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5.6.1 概述 13
5.6.2 经济效益 13
5.6.3 社会效益 13
6 应用 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评估内容细化指南 15
A.1 概述 15
A.2 基础建设 15
A.3 单项应用 19
A.4 综合集成 28
A.5 协同与创新 31
A.6 竞争力 33
A.7 经济和社会效益 34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 36
B.1 概述 36
B.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6
B.3 加权评分方法 37
B.4 综合评估分析方法 37
B.5 综合水平判定规则 40
参考文献 45
图1 评估框架 3
图2 单项应用主要评估内容及其展开维度 4
图3 综合集成主要评估内容及其展开维度 4
图4 协同与创新主要评估内容及其展开维度 5
图B.1 水平与能力评估分析框架 38
图B.2 效能与效益评估分析框架 39
图B.3 总体评估分析框架 40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