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性能测试和报告 第1部分:原则与框架 现行

Information technology—Biometric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reporting—Part 1:Principles and framework

标准号:GB/T 29268.1-2012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9268.1-2012
发布时间:2012-12-31
实施时间:2013-06-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袁理、冯敬、霍红文、耿力、李子青、敖萌、金倩、乔申杰、王里晴、郑小媛、刘文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编码、字符集、字符识别
ICS分类: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标准简介

GB/T29268的本部分:———规定一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性能测试的原则,包括预测错误率和识别速度以及比较性能和性能是否符合特要求;———规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指标;———规定测试方法、数据记录和结果报告的要求;———提供一个开发的框架和测试协议的描述,以帮助避免由于不适当的数据搜集或程序分析导致的测试结果偏差,以及帮助在同样代价下实现最佳的领域性能估计,和改进对测试结果的适用范围的理解。本部分适用于以测试实验为基础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和算法的性能测试。该测试分析系统输出匹配得分和决策结果,而不涉及系统的算法或潜在的使用人群的生物特征分布情况。由于用户刻意避免被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所识别而产生的错误不在本部分讨论范围内(例如,主动假冒者)。

标准摘要

GB/T29268《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性能测试和报告》分为下列7个部分:
———第1部分:原则与框架;
———第2部分:技术与场景评价的测试方法;
———第3部分:模态特定性测试;
———第4部分:互操作性性能测试;
———第5部分:生物特征识别门禁系统的场景评价;
———第6部分:性能评价的测试方法;
———第7部分:卡上生物特征识别比对算法测试。
本部分为GB/T2926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19795-1:2006《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性能测试
和报告 第1部分:原则与框架》。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7025—2008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IDT)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袁理、冯敬、霍红文、耿力、李子青、敖萌、金倩、乔申杰、王里晴、郑小媛、刘文莉。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符合性 1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 术语和定义 1
4.1 生物特征数据 1
4.2 人机交互 2
4.3 测试中的人员 3
4.4 评价类型 4
4.5 生物特征识别应用 4
4.6 性能测量 5
4.7 数据结果曲线 6
4.8 统计术语 7
5 通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7
5.1 通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概念图 7
5.2 通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构成 8
5.3 通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功能 9
5.4 注册、验证和辨识过程 10
5.5 性能测量 11
6 策划评价 12
6.1 总则 12
6.2 本标准其他部分的使用 12
6.3 确定系统信息 12
6.4 控制影响性能的因素 13
6.5 测试对象的选择 14
6.6 测试规模 15
6.7 多重测试 16
7 数据收集 16
7.1 数据收集错误的预防 16
7.2 数据和细节采集 17
7.3 注册 17
7.4 真实过程 18
7.5 已注册用户的辨识识别 19
7.6 假冒攻击识别 19
7.7 非注册用户的辨识识别 21
8 分析 21
8.1 概述 21
8.2 基本性能指标 22
8.3 验证系统的性能指标 23
8.4 (开集)验证系统性能指标 25
8.5 闭集辨识 26
8.6 DET/ROC曲线 26
8.7 估计的不确定性 26
9 记录的保存 27
10 编制性能结果报告 27
10.1 基本指标 27
10.2 验证系统指标 27
10.3 识别系统指标 27
10.4 闭集验证系统指标 28
10.5 记录测试细节 28
10.6 结果的图形表示 2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评价类型的差异 31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测试规模和不确定性 32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影响性能的因素 38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预选 42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将识别性能看作是数据库大小的函数 43
附录F(资料性附录) 生成ROC、DET以及CMC曲线算法 44
参考文献 45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