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碳酸钙分析方法 现行

Analytic method for calcium carbonate

标准号:GB/T 19281-2014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9281-2014
发布时间:2014-07-08
实施时间:2014-12-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陈春玉、陆思伟、张小燕、沈兴楠、姚余成、巫锡海、詹根松、周建红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ICS分类:无机化学综合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建德市天石碳酸钙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广西贺州市科隆粉体有限公司、浙江雪峰碳酸钙有限公司、建德市云峰碳酸钙有限公司、东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德兴隆钙粉有限公司、建德市宏兴钙业有限责任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碳酸钙产品中相关理化指标的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碳酸钙产品。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T19281—2003《碳酸钙分析方法》,与 GB/T19281—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铝含量、磨耗率、镉含量、铅含量、镍含量、六价铬含量和汞含量的测定方法(见3.27~3.32);
———对碱金属和镁含量的测定中加入硫酸后灼烧温度进行了调整(见3.5.4,2003年版的3.6.3);
———对锰含量的测定中的加热煮沸时间进行了调整(见3.8.4.1,2003年版的3.9.4.1);
———对灼烧减量的测定的温度进行了调整(见3.14.2,2003年版的3.15.2);
———对吸油值的测定时间进行了调整(见3.20.3,2003年版的3.21.3);
———粒径的测定增加了激光粒径分析仪法(见3.26.2,2003年版的3.27)。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建德市天石碳酸钙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广西贺州市科隆粉体有限公司、浙江雪峰碳酸钙有限公司、建德市云峰碳酸钙有限公司、东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德兴隆钙粉有限公司、建德市宏兴钙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春玉、陆思伟、张小燕、沈兴楠、姚余成、巫锡海、詹根松、周建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9281—2003。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分析方法 1
3.1 一般规定 1
3.2 鉴别试验 1
3.3 钙含量的测定 2
3.4 镁含量的测定 3
3.5 碱金属及镁含量的测定 4
3.6 铁含量的测定 5
3.7 铁铝氧化物含量测定 6
3.8 锰含量的测定 7
3.9 铜含量的测定 8
3.10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9
3.11 砷含量的测定 10
3.12 钡含量的测定 10
3.13 105 ℃下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11
3.14 灼烧减量的测定 11
3.15 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12
3.16 水溶物的测定 12
3.17 游离碱含量的测定 13
3.18 pH 的测定 14
3.19 活化度的测定 14
3.20 吸油值的测定 15
3.21 筛余物的测定 15
3.22 沉降体积的测定 16
3.23 白度的测定 16
3.24 密度的测定 16
3.25 比表面积的测定 16
3.26 粒径的测定 17
3.27 铝含量的测定 17
3.28 磨耗率的测定 18
3.29 镉含量的测定 20
3.30 铅含量和镍含量的测定 21
3.31 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22
3.32 汞含量的测定 23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含汞废液的处理 25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