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astic-steel-plastic composite pressure pipe
标准号:CJ/T 183-2008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CJ/T 183-2003《钢塑复合压力管》。本标准规定了钢塑复合压力管(以下简称复合管)的定义、分类和标记、材料和结构、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城镇和建筑内外冷热水、饮用水、供暖、燃气、特种流体(包括工业废水、腐蚀性流体,煤矿井下供水、排水、压风等)、排水(包括重力污、废水排放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输送用复合管以及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光缆保护套管用复合管。与CJ/T 183-2003比较,主要内容变化如下:——增加了复合管在煤矿井下供水、排水、压风等特种流体领域的应用;——增加了复合管在重力污、废水排放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系统的应用;——增加了复合管在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光缆保护套管领域的应用;——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修订;——对公称外径的符号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平均外径、最小平均外径、最大平均外径;——将最大工作压力修订为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增加了公称压力;——对符号进行了修订;——对复合管公称压力及分类进行了修订;——对热熔胶的指标进行了修订;——对复合管的颜色要求进行了修订;——对复合管按压力等级重新进行了分类;——对短期静液压强度进行了修订;——对爆破强度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对复合管表面电阻、酒精喷灯燃烧、静摩擦系数、连接密封性、氧指数和环刚度的要求;——增加了对排水用复合管燃烧毒性指数的要求;——对钢管焊缝强度进行了修订;——对扩口工具尺寸进行了修订;——对出厂检验抽样方案进行了修订;——对型式检验周期进行了修订;——对型式检验项目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CJ/T183-2003《钢塑复合压力管》,与CJ/T183-2003比较,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复合管在煤矿井下供水、排水、压风等特种流体领域的应用; ---增加了复合管在重力污、废水排放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应用; ---增加了复合管在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光缆保护套管领域的应用;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修订; ---对公称外径的符号进行了修订; ---增加了平均外径、最小平均外径、最大平均外径; ---将最大工作压力修订为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增加了公称压力; ---对符号进行了修订; ---对复合管公称压力及分类进行了修订; ---对热熔胶的指标进行了修订; ---对复合管的颜色要求进行了修订; ---对复合管按压力等级重新进行了分类; ---对复合管的规格尺寸进行了修订; ---对短期静液压强度进行了修订; ---对爆破强度进行了修订; ---增加了对复合管表面电阻、酒精喷灯燃烧、静摩擦系数、连接密封性、氧指数和环刚度的要求; ---增加了对排水用复合管燃烧毒性指数的要求; ---对钢管焊缝强度进行了修订; ---对扩口工具尺寸进行了修订; ---对出厂检验抽样方案进行了修订; ---对型式检验周期进行了修订; ---对型式检验项目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励进新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铁良、王黎晖、李志雄、陈芹英、张晓琦、张红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J/T183-2003。 |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2 4 分类和标记3 5 材料和结构4 6 要求5 7 测试方法9 8 检验规则12 9 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14 |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