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r code for commodity - Bar code in-store
标准号:GB/T 18283-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8283-2008
发布时间:2008-07-16
实施时间:2009-01-01
首发日期:2000-12-28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罗秋科、卿英迪、张春媛、李宁、杜景荣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分类编码
ICS分类: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提出单位: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店内条码的编码、条码表示、符号质量评价和条码符号的放置。本标准适用于商店自行加工店内销售的商品和变量零售商品的条码标识。
标准摘要
本标准参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制定的《GS1通用规范》(第八版),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GB/T18283-2000《店内条码》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18283-2000。 本标准与GB/T18283-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商品条码 店内条码》。 ---将原标准的范围由本标准规定了店内条码的编码、符号表示及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商店闭环系统中对商品变量消费单元的条码标识。改为本标准规定了店内条码的编码、条码表示、符号质量评价和条码符号的放置。本标准适用于商店自行加工店内销售的商品和变量零售商品的条码标识。 ---只给出了本标准引用的标准的编号及名称,并将原引用标准GB/T16830-1997《储运单元条码》改为GB/T14257《商品条码符号位置》。 ---将原标准店内条码的定义由商店闭环系统中标识商品变量消费单元的条码改为前缀码为20~24的商品条码,用于标识商店自行加工店内销售的商品和变量零售商品。 ---增加了对变量零售商品的定义。 ---在店内条码的代码结构方面,增加了不包含价格等信息的13位代码及8位代码;对原变量消费单元的代码结构进行了调整,改名为包含价格等信息的13 位代码,删除了商品项目代码这个概念,将价格(度量值)代码改为价格或度量值代码,将价格(度量值)检验码改为价格或度量值的校验码。 ---增加了店内条码符号质量的评价。 ---增加了店内条码符号的放置。 ---保留了附录A 价格(度量值)校验码的计算方法,改名为价格或度量值的校验码计算方法,并相应地将附录中价格(度量值)校验码改为价格或度量值的校验码。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秋科、卿英迪、张春媛、李宁、杜景荣。 本标准于200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标准目录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编码1 4.1 不包含价格等信息的13位代码1 4.2 包含价格等信息的13位代码2 4.3 8位代码2 5 条码表示及符号质量评价2 6 店内条码符号的放置2 附录A(规范性附录)价格或度量值的校验码计算方法3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