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 第6部分:工业微波加热装置输出功率的测定方法 已作废

Test methods for electroheat installations - Part 6: Industrial microwave heating installations- test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wer output

标准号:GB/T 10066.6-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0066.6-2008
发布时间:2008-09-24
实施时间:2009-08-01
首发日期:2002-02-28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范超英、葛华山
作废日期:2019-07-01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电气设备与器具综合
ICS分类:电炉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适用于对含水或含潮气的材料进行热加工工艺的工业微波加热设备和装置。

标准摘要

 GB/T10066《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现有1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部分(GB/T10066.1—2004,IEC60398:1999,MOD);
———第2部分:有心感应炉(GB/T10066.2—2004,IEC60396:1991,MOD);
———第3部分:无心感应炉(GB/T10066.3—2004,IEC60646:1992,MOD);
———第31部分: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发生器输出功率的测定(GB/T10066.31—2007,IEC61922:2002,IDT);
———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GB/T10066.4—2004,IEC60397:1994,NEQ);
———第5部分:等离子装置(GB/T13535—1992 电热用等离子设备试验方法,neqIEC60680:1980);
———第6部分:工业微波加热装置输出功率的测定方法(GB/T10066.6—2008,IEC61307:2006,IDT );
———第7部分:具有电子枪的电热装置(GB/T10066.7—2004,IEC60703:1981,NEQ);
———第8部分:电渣重熔炉(GB/T10066.8—2006,IEC60779:2005,IDT);
———第9 部分:高频介质加热装置输出功率的测定(GB/T 10066.9—2008,IEC61308:2005,
IDT );
———第10部分:直接电弧炉(GB/T10066.10—2005,IEC60676:2002,MOD);
———第11部分:埋弧炉(GB/T10066.11—2005,IEC60683:1980,MOD);
———第12部分:红外加热装置(GB/T10066.12—2006)。
注:某些现有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未采用分部编号(如括号内所示),在修订时将改为上述规定的分部编号。
这套标准除第12部分外均采用相应的IEC 标准制定。
本部分为GB/T10066的第6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1307:2006《工业微波加热装置 输出功率的测定方法》(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对于IEC61307:2006,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
———标准名称由《工业微波加热装置 输出功率的测定方法》改为现名;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18662—2002《工业微波加热设备输出功率的测定方法》,与后者相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内容编排上,根据IEC61307:2006,将原标准“1.1 范围和目的”中有关工业微波加热装置分类方面的内容以及原标准“1.3 定义”中的“1.3.2 A 型装置的微波输出功率”和“1.3.3 B型装置的微波输出功率”纳入新设的“4 设备的类型及其输出功率”中。
———“1 范围和目的”中装置涉及的频率范围由原300 MHz~600 MHz 扩大为300 MHz~300GHz。
———“3 术语和定义”中采用了新修订的IEC60050841:2004《国际电工词汇(IEV)第841章:工
业电热》中的中文术语。其中“applicator”的原中文“加热器”改为“应用器”。
———“4.3 B类设备的微波输出功率”中新规定:B类设备的微波输出功率只允许用开口盘负载测量。原标准规定“只能按规定计算微波输出功率”。
———“6 试验说明”:
a)“6.1 概述”:除第1 句外,有关对使用说明内容的要求和与装置效率有关的内容均为新增。
b)“6.2 量热计负载”:
1)第1段:补充了在测量开始时冷却水宜处于环境温度下的要求;
2)第9段:根据IEC 原文含义,折射功率的比例由原100%改正为“90%以上”。
c)“6.3 假负载”中删去了原标准3.1.2第一段“假负载由楔块和波导管组成……”全段内容。也即假负载现仅为阻性匹配负载。
d)“6.4 开口盘负载”:
1)第2段有关应用器内被开口盘覆盖区域的百分比要求,是新增的;
2)第3段中的“注”是新增的。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超英、葛华山。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662—2002。

标准目录

前言Ⅰ
1 范围和目的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设备类型及其输出功率2
5 输出功率试验负载2
6 试验说明2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