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有机热载体

有机热载体 现行

Heat transfer fluids

标准号:GB 23971-2009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23971-2009
发布时间:2009-06-12
实施时间:2010-01-01
首发日期:2009-06-12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梁红、王骄凌、周英、杨麟、范兵兵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润滑油
ICS分类: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
提出单位: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
起草单位: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0/SC 1)
归口单位: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未使用过的矿物油型和合成型有机热载体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所属产品包括LQB、LQC 和LQD 有机热载体,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间接式传热系统。但不得直接用于加热或冷却具有氧化作用的化学品。本标准不适用于回收处理油生产的有机热载体。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或其加工的产品不能作为有机热载体。根据GB/T7631.12划分为LQA 类的产品不适用于有机热载体锅炉。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物质、操作和设备,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标准摘要

本标准第4.2.1、第5章和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德国工业标准DIN51522-1998《热传导液性能和试验要求》(英文版)。本标准与DIN51522-1998的结构差异参见附录A。
本标准与DIN51522-1998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表1有机热载体产品分类;
---规定了热稳定性指标值;
---规定了自燃点指标值;
---规定了残炭指标值;
---增加了水溶性酸碱指标;
---酸值指标由不大于0.2mgKOH/g修改为不大于0.05mg/g(以KOH 计);
---氯含量由不大于0.01%修改为不大于20mg/kg;
---开式系统使用的产品增加热氧化安定性指标;
---增加了附录D,以助于对本标准的理解。
本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 和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_榼縚V娫_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宁波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红、王骄凌、周英、杨麟、范兵兵。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677-1999《热传导液》废止。

标准目录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分类和标记4
4.1 产品分类4
4.2 产品标记4
5 要求和试验方法4
6 检验规则6
6.1 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6
6.2 组批6
6.3 取样7
6.4 判定规则7
6.5 复检规则7 7 物性参数7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
9 安全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章条编号与DIN51522-1998章条编号对照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原油中总氯含量的测定 电量法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有机热载体热氧化安定性试验法12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有机热载体的性质16
参考文献20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