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塑料 聚丙烯(PP)和丙烯共聚物热塑性塑料等规指数的测定 现行

Plastics—Polypropylene(PP)and propylene copolymer thermo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isotactic index

标准号:GB/T 2412-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412-2008
发布时间:2008-06-19
实施时间:2009-02-01
首发日期:1980-12-3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吴世斌、王奇坤、许德俊、李景清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ICS分类:热塑性塑料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起草单位: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 15/SC 1)
发布部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主管部门: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 15/SC 1)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测定不溶于沸腾正庚烷的聚丙烯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数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GB/T2546.1—2006中描述的丙烯均聚物(PP-H)、丙烯耐冲击共聚物(PP-B)、丙烯无规共聚物(PP-R)。本标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聚丙烯材料。本标准不适用于有着色剂、填料等改性的聚丙烯材料。

标准摘要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9113:1986《塑料---聚丙烯(PP)和丙烯共聚物热塑性塑料---等规指数测定》(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9113:1986重新起草。在附录A 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9113:1986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代替GB/T2412-1980《聚丙烯等规指数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B/T2412-198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对适用范围进行了修改;
b)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
c) 增加了原理一章;
d) 试验步骤中,试样准备时,将约2倍量的干冰放在搪瓷盘中混匀改为适量的干冰或液氮混合,并增加对片、纤维或薄膜,如样品最少有一维尺寸小于0.6mm,就不必研磨和过筛。薄膜应切成小片,对带状或小片通过熔融变成易粉碎的形状;
e) 试验步骤中,试样干燥和退火时,将使氮气余压保持在180毫米汞柱,于140 ℃±2 ℃下干燥2h;对于粉料,减压余压50 毫米汞柱,于70 ℃ ±2 ℃ 下干燥2h改为使氮气余压保持在25kPa或更小的氮气余压,于140 ℃±2 ℃下干燥2h,粉料试样可于70 ℃±2 ℃下干燥;
f) 试验步骤中,萃取结束后,将含有残余聚合物的漏斗置于充氮真空烘箱内,在100 ℃ ~105 ℃,余压50毫米汞柱干燥2h改为将含有残余聚合物的漏斗置于充氮真空烘箱内,在100 ℃~105 ℃,氮气余压保持在25kPa或更小的条件下干燥2h;
g) 结果计算中,将公式中的符号作了改变。
本标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世斌、王奇坤、许德俊、李景清。
本标准于198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