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 性能要求

Self-ballasted lamps for general lighting service—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标准号:GB/T 17263-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263-2013
发布时间:2013-12-17
实施时间:2014-11-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华树明、杨小平、江姗、吴国明、张英、苏挺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电光源产品
ICS分类:荧光灯、放电灯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北京电光源研究所、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4)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4)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以下简称“灯”)的分类和型号、技术要求、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额定功率为60W 及以下,采用螺口式、卡口式、插脚式灯头或相关标准规定的灯头,在家庭和类似场合普通照明用的把控制启动和稳定燃点部件集成一体的自镇流荧光灯。本标准的性能要求是对GB16844的补充。凡是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灯,在额定电源电压的92%~106%,环境温度为-10 ℃~40 ℃之间的条件下应能启动并正常工作。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7263—2002《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 性能要求》。 本标准与GB/T17263—2002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在范围中增加了“本标准的性能要求是对GB16844的补充。凡是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自镇流 荧光灯,在额定电源电压的92%~106%,环境温度为-10 ℃~40 ℃之间的条件下应能启动并正常工作。”(见第1章); ———增加了功率因数、型号、颜色特性、光束角、失效、早期失效、中值寿命、型式试验、型式试验样品的术语和定义,删除了平均寿命、颜色、额定颜色的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启动时间和上升时间的定义(见第3章,2002年版第3章); ———修改了产品分类(见4.1,2002年版的4.1),修改了型号编写规则(见4.2,2002年版的4.2); ———修改了标志的一般要求(见5.2.1,2002年版,8.1); ———修改了包装要求(见5.2.3,2002年版的8.2); ———增加了灯的外形尺寸示意图(图1); ———修改了启动特性的要求,增加了低温启动要求(见5.4.1,2002年版的5.3) ———修改了灯功率、功率因数的要求(见5.5,2002年版的5.4和5.5); ———修改了光通量和初始光效的要求(见5.6.1和5.6.2,2002年版的5.6); ———增加了光强分布的要求(见5.6.3); ———修改了颜色特性的要求(见5.7,2002年版的5.7); ———修改了中值寿命的要求(见5.8.1,2002年版的5.8); ———增加了早期失效的要求(见5.8.2); ———修改了光通维持率的要求(见5.8.3,2002年版的5.9); ———增加了开关次数的要求(见5.9); ———修改了谐波的要求(见5.10.1,2002年版的5.10); ———增加了电磁骚扰限值和抗扰度要求(见5.10.2和5.10.3); ———增加了紫外辐射限值和含汞量要求(见5.11和5.12); ———修改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规则(见6.1,2002年版的7.2和7.3); ———增加了产品质量认证和监督的合格评定(见6.2); ———增加了光电特性、启动时间、上升时间、初始光通量、光效、光通维持率、开关次数、寿命的试验方法(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电光源研究所、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横店集团得邦照明有限公司、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双士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欧普照明有限公司、杭州安得电子有限公司、上海绿源电器有限公司、杭州宇中高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亮迪照明有限公司、中山市欧帝尔电器照明有限公司、中山市名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澳克士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江门市领航照明电子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宝迪电器有限公司、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 浙江长兴家宝电子有限公司、中山市古镇开宇灯饰厂、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本标准起草人:华树明、杨小平、江姗、吴国明、张英、苏挺、廖剑波、罗能云、郑帅师、周明兴、伍兆兆、陈锋、骆海鸥、徐发石、蒋贤军、程敬远、付名越、彭继辉、李锋、荆文明、刘秤华、俞安琪、黎培辉、华桥生、钱国华。 本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2002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和型号 3 5 技术要求 4 6 验收规则 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光度和电气特性的一般测量条件及检测设备要求 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启动时间试验 16 附录C(规范性附录) 上升时间试验 18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初始光通量、光效和光通维持率的测量 20 附录E(规范性附录) 开关试验 24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寿命试验 25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