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gle and multicore non-radial field power cables with extruded solid insulation for rated voltages 1kV and 3 kV
标准号:GB/T 9331-2008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敷设的额定电压0.6/1(1.2) kV和1.8/3(3.6) kV(见2.1条)挤包绝缘船用电力电缆。本标准的目的:———旨在使按GB/T 13029.1-2003要求敷设时,安全性和可靠性均得到保障的电缆能标准化;———规定了直接或间接安全敷设时,该种电缆的生产要求和特性;———规定了试验方法以检查是否符合这些要求。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9331.1-1988《额定电压0.6/1kV 及以下船用电力电缆和电线 一般规定》,本标准与GB 9331.1-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船舶电气装置 额定电压1kV 和3kV 挤包绝缘非径向电场单芯和多芯电力电缆》;———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固定敷设的额定电压0.6/1(1.2)kV 和1.8/3(3.6)kV 挤包绝缘船用电力电缆”(1988版的1.1l本版的1.1);———规定了绝缘混合物采用的材料和类型(本版的2.2和3.1);———绝缘混合物中取消了天然丁苯绝缘(本版的2.2);———规定了护套混合物采用的材料和类型(本版的2.3和3.1);———规定了电缆标志应“有制造产地及额定电压”(1988版的9.11,本版的2.4.1);———增加了标志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要求,并规定了试验方法(本版的2.4.2、2.4.3和4.1.2);———规定了金属屏蔽的使用原则(本版的3.1和3.6);———规定了内护层的厚度(本版的3.5.2);———取消了铠装层中的金属带铠装(1988版的8.4.3.3);———规定了1.8/3kV 电缆5min高压试验的电压值(见表3);———阻燃试验及性能要求引用IEC 60332-3中成束A类的要求(见IEC 60092-350 中的13.5)[1988版的9.6.2;本版的4.2.4f)];———增加了无卤材料绝缘和护套电缆的烟密度试验[本版的4.2.4g)];———取消了水密性能试验要求(1988版的9.8);———取消了对电缆交货长度、试验和验收、包装的规定(1988版的第10章、第11章和第12章);———增加了资料性附录“额定电压150/750V 电缆可供选择的增强绝缘的厚度”(见本版的附录A);———取消了1988版的附录A;———增加了资料性附录“产品型号”(见本版的附录B);———取消了1988版的附录B;———修改了产品系列代号(1988版的4.1.1,本版的附录B.1.1);———取消了导体代号(1988版的4.1.2);———修改了绝缘系列代号(1988版的4.1.3,本版的附录B.1.2);———修改了护套系列代号(1988版的4.1.4,本版的附录B.1.2);———修改了燃烧特性符号(1988版的4.1.5,本版的附录B.1.4);———修改了产品表示方法(1988版的4.2.1,本版的B.2);———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产品型号与JB/T 8140.1~8140.2及8140.4—1995产品型号表示方法的对照”(见本版的附录C);———删除了附录G“镀锌钢丝镀层附着性试验方法”、附录K“水密性试验”;———电缆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及成品电缆相关测试方法不再在附录中详细给出(1998版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H、附录I、附录J,本版的4.2.4)。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0092353《船舶电气装置 额定电压1kV 和3kV 挤包绝缘非径向电场单芯和多芯电力电缆》(1995年英文版),其2001年第一号修改单内容也纳入正文,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双线标识。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IEC60092353的前言;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IEC 原文中引用IEC60092350相应条款号出现错误,已根据GB/T20637-2006中条款号进行相应的更改;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 和资料性附录B以指导使用。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9331.1-1988《额定电压0.6/1kV 及以下船用电力电缆和电线 一般规定》,本标准与GB9331.1-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船舶电气装置 额定电压1kV 和3kV 挤包绝缘非径向电场单芯和多芯电力电缆》; ---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固定敷设的额定电压0.6/1(1.2)kV 和1.8/3(3.6)kV 挤包绝缘船用电力电缆(1988版的1.1;本版的1.1); ---规定了绝缘混合物采用的材料和类型(本版的2.2和3.1); ---绝缘混合物中取消了天然丁苯绝缘(本版的2.2); ---规定了护套混合物采用的材料和类型(本版的2.3和3.1); ---规定了电缆标志应有制造产地及额定电压(1988版的9.11,本版的2.4.1); ---增加了标志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要求,并规定了试验方法(本版的2.4.2、2.4.3和4.1.2); ---规定了金属屏蔽的使用原则(本版的3.1和3.6); ---规定了内护层的厚度(本版的3.5.2); ---取消了铠装层中的金属带铠装(1988版的8.4.3.3); ---规定了1.8/3kV 电缆5min高压试验的电压值(见表3); ---阻燃试验及性能要求引用IEC603323 中成束A 类的要求(见IEC60092350 中的13.5) [1988版的9.6.2;本版的4.2.4f)]; ---增加了无卤材料绝缘和护套电缆的烟密度试验[本版的4.2.4g)]; ---取消了水密性能试验要求(1988版的9.8); ---取消了对电缆交货长度、试验和验收、包装的规定(1988版的第10章、第11章和第12章);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额定电压450/750V 电缆可供选择的增强绝缘的厚度(见本版的附录A); ---取消了1988版的附录A;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产品型号(见本版的附录B); ---取消了1988版的附录B; ---修改了产品系列代号(1988版的4.1.1,本版的附录B.1.1); __________---取消了导体代号(1988版的4.1.2); ---修改了绝缘系列代号(1988版的4.1.3,本版的附录B.1.2); ---修改了护套系列代号(1988版的4.1.4,本版的附录B.1.3); ---修改了燃烧特性符号(1988版的4.1.5,本版的附录B.1.4); ---修改了产品表示方法(1988版的4.2.1,本版的B.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产品型号与JB/T8140.1~8140.2及8140.4-1995产品型号表示方法的对照(见本版的附录C); ---删除了附录G镀锌钢丝镀层附着性试验方法、附录K水密性试验; ---电缆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及成品电缆相关测试方法不再在附录中详细给出(1988 版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H、附录I、附录J,本版的4.2.4)。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江苏远洋东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金山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汉洋、周建、高骏、范德发、沙伟、陆云春、郑国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9331.1-1988。 |
前言Ⅰ 1 概述1 2 一般要求2 3 结构要求2 4 试验要求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额定电压450/750V 电缆可供选择的增强绝缘的厚度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产品型号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产品型号与JB/T8140.1~8140.2及8140.4-1995型号表示方法的对照10 |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