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现行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charpy impact properties - Part 1: Non - instrumented impact test

标准号:GB/T 1043.1-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043.1-2008
发布时间:2008-08-04
实施时间:2009-04-01
首发日期:1970-08-04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施雅芳、王建东、王浩江、陈宏愿、李建军、安建平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合成树脂、塑料
ICS分类:橡胶和塑料制品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金发科技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

标准简介

GB/T 1043《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共分为2个部分,本部分为GB/T 1043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ISO 179-1:《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英文版),并将ISO/TC 61/SC2于2005年发布的1号修改单的内容并入文本中。本部分同等翻译ISO 179-1:2000,在技术内容上完全一致。本部分代替GB/T 1043-1993《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1043的本部分规定了塑料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简支梁冲击强度的方法。规定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试样与试验。根据材料类型、试样类型和缺口类型规定了不同的试验参数。本部分用于研究规定类型的试样在规定冲击条件下的行为和评估试样在试验条件下的脆性和韧性。也可用于同类材料可比数据的测定。本部分适用于下列范围的材料:--硬质热塑性模塑和挤塑材料,包括经填充和增强的材料,硬质热塑性板材;--硬质热固性模塑材料,包括经填充和增强的材料、硬质热固性板材,包括层压材料;--纤维单向或多向增强热固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如毡、织物、纺织粗纱、短切原丝、复合增强材料、无捻粗纱和磨碎纤维、预浸渍材料制成的片材(预浸料坯),包括经填充和增强的材料;--热致液晶聚合物。本部分不适用于硬质泡沫材料和含有泡沫材料的夹层结构材料。通常长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和热致液晶聚合物不使用缺口试样。本部分与GB/T 1043-1993相比主要变化为:——更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目次、前言;——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热致液晶聚合物;——术语和定义内容进行了扩充和修改,引用“侧向冲击”、“贯层冲击”、“垂直方向”、“平行方向”,删除了“相对冲击强度”,将几种破坏类型归在操作步骤中;——改变了缺口度样的缺口位置,即缺口开在试样窄的纵向平面上;——试样尺寸有所变化;——增加了精密度一章;——扩大了试验报告的内容;——增加了附录A“研究表面效应影响的附加方法”;——增加了附录B“精密度数据”。

标准摘要

GB/T1043《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共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第2部分:仪器化冲击试验。
本部分为GB/T1043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ISO1791:2000《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英文版),并将ISO/TC61/SC2于2005年发布的1号修改单的内容并入文本中。
本部分同等翻译ISO1791:2000,在技术内容上完全一致。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下列编辑性修改:
---把ISO179的本部分改成GB/T1043的本部分或本部分;
---删除了ISO1791:2000的前言;
---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
---把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所列的国际标准除无对应的国家标准外,其余的均用对应的采用该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代替。
本部分代替GB/T1043-1993《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1043-1993相比主要变化为:
---更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目次、前言;
---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热致液晶聚合物;
---术语和定义内容进行了扩充和修改,引入侧向冲击、贯层冲击、垂直方向、平行方向,删除了相对冲击强度,将几种破坏类型归在操作步骤中;
---改变了缺口试样的缺口位置,即缺口开在试样窄的纵向平面上;
---试样尺寸有所变化;
---增加了精密度一章;
---扩大了试验报告的内容;
---增加了附录A研究表面效应影响的附加方法;
---增加了附录B精密度数据。
本部分的附录A 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燕山石化树脂所、国家塑料制品质检中心(北京)、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国家塑料制品质检中心(福州)、国家石化有机原料合成树脂质检中心、广州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施雅芳、王建东、王浩江、陈宏愿、李建军、安建平、王超先、何秡、李玉娥、凌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43-1970、GB/T1043-1979、GB/T1043-1993。

标准目录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原理5
5 设备6
6 试样6
7 操作步骤8
8 结果的计算与表示9
9 精密度9
10 试验报告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研究表面效应影响的附加方法1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精密度数据13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