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自动抄表系统 第212部分: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 载波集中器 现行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Part 212:Distribution line carrier meter reading system—DLC Concentrator

标准号:GB/T 19882.212-2012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9882.212-2012
发布时间:2012-12-31
实施时间:2013-06-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张志忠、潘之凯、李万宏、肖伟峰﹑ 薛德晋、蒋周金、兰铁岩、袁瑞铭、关文举、胡亚军、郭永林、徐茂林、胡生、阳武、宋锡强、姚礼本、陈声荣﹑黎洪、张绍衡、易思杏、刘永生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ICS分类:电和磁量值的测量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纳思电器有限公司、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威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旌旗电子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载波集中器(以下简称为集中器)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本部分仅适用于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用集中器。

标准摘要

《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分为4个部分:
———第211部分:系统要求;
———第212部分:载波集中器;
———第213部分:载波采集器;
———第214部分:静止式载波电能表特殊要求。
本部分为GB/T19882.212—2012《自动抄表系统 第212部分: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 载波集中器》。
下面列出《自动抄表系统》国家标准的颁布和预计结构及对应的国际标准:
a) GB/T19882.1—2005《自动抄表系统 总则》;
b) 《自动抄表系统 抄表系统》:
———第21部分: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
———第22部分:无线通信抄表系统;
———第23部分:基于IP网络的抄表系统;
c) 《自动抄表系统 应用层数据交换协议》:
———第31部分:对象标识系统(GB/T19882.31—2007,IEC62056-61:2002,IDT);
———第32部分:接口类(GB/T19882.32—2007,IEC62056-62:2002,IDT);
———第33部分:COSEM 应用层(GB/T19882.33—2007,IEC62056-53:2002,IDT);
d) GB/T19897—2005《自动抄表系统 低层通信协议》:
———第1部分:直接本地数据交换(GB/T19897.1—2005,IEC62056-21:2002,IDT);
———第2部分:基于双绞线载波信号的局域网使用(GB/T19897.2—2005,IEC62056-31:1999,IDT);
———第3 部分:面向连接的异步数据交换的物理层服务进程(GB/T 19897.3—2005,IEC62056-42:2002,IDT);
———第4部分:基于HDLC协议的链路层(GB/T19897.4—2005,IEC62056-46:2002,IDT)。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纳思电器有限公司、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威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旌旗电子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龙电电气有限公司、杭州百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浩宁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三星科技有限公司、天正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合微电子有限公司、怀化建南机器厂有限公司、漳州科能电器有限公司﹑上海英孚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青岛东软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美国埃施朗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志忠、潘之凯、李万宏、肖伟峰﹑ 薛德晋、蒋周金、兰铁岩、袁瑞铭、关文举、胡亚军、郭永林、徐茂林、胡生、阳武、宋锡强、姚礼本、陈声荣﹑黎洪、张绍衡、易思杏、刘永生。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技术要求 2
4.1 气候和大气环境条件 2
4.2 工作电源 3
4.3 结构 3
4.4 机械性能 5
4.5 绝缘性能要求 5
4.6 通信信道 5
4.7 功能和性能要求 6
4.8 采集数据可靠性 8
4.9 电磁兼容性要求 8
4.10 可靠性指标 9
5 试验方法 9
5.1 试验条件 9
5.2 结构和机械试验 9
5.3 气候影响试验 10
5.4 绝缘性能试验 10
5.5 电源影响试验 11
5.6 传输信道试验 12
5.7 功能和性能试验 12
5.8 电磁兼容性试验 13
5.9 可靠性验证试验 14
6 检验规则 15
6.1 检验分类 15
6.2 出厂检验 15
6.3 型式试验 15
6.4 项目和顺序 16
7 标志、运输、贮存 16
7.1 标志 16
7.2 运输 17
7.3 贮存 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集中器和采集器的类型标识代码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检验项目和建议顺序 19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