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压直流系统的性能 第1部分:稳态

Performance of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 systems—Part 1:Steady-state conditions
标准号:GB/Z 20996.1-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Z 20996.1-2007
发布时间:2007-07-30
实施时间:2008-02-01
首发日期:2007-06-2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赵畹君、陆剑秋、郑军、马为民、李斌、黎小林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电力半导体期间、部件
ICS分类:整流器、转换器、稳压电源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0919-1:1988,是GB/T 20996的第一部分。本标准对高压直流系统的稳态性能要求提供通用的指导。
标准摘要
GB/Z20996《高压直流系统的性能》是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共包括以下3个部分: 第1部分:稳态; 第2部分:故障和操作; 第3部分:动态。 本部分为第1部分,等同采用IEC/TR60919-1:1988《高压直流系统的性能 第1部分:稳态》,有关技术内容和要求的规定完全相同。由于该IEC 文件出版已有近20年时间,所以编写格式与现行的我国国家标准有较大差异。本部分按我国GB/T 1.1-2000 规定的格式编写。例如在原IEC/TR60919-1:1988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引用的大量文件基本都未在正文中被引用。按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这部分文件就不能被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因此,在本部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未在 正文中引用的全部文件删除。另外,对IEC/TR609191:1998 所作出的修改及差异,在正文11.1 和16.3中以条文脚注的方式标出。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北京网联直流输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西电电力整流器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畹君、陆剑秋、郑军、马为民、李斌、黎小林、曾南超、周观允、张万荣、方晓燕、陶瑜、王明新、刘宁、蔚红旗。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本部分由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
标准目录
前言Ⅲ 引言Ⅳ 1 总则1 2 高压直流系统稳态性能规范概述2 3 高压直流系统的类型2 4 环境条件5 5 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7 6 过负荷和设备容量7 7 最小输送功率和空载备用状态9 8 交流系统10 9 无功功率11 10 直流输电线路、接地极线路和接地极13 11 可靠性14 12 控制和测量16 13 远动通信19 14 辅助电源21 15 可听噪声23 16 交流侧谐波干扰24 17 直流侧谐波干扰26 18 电力线载波(PLC)干扰30 19 无线电干扰30 20 损耗32 21 直流输电系统扩建的准备33 图1 12脉波换流器34 图2 背靠背直流系统举例34 图3 单极大地回路35 图4 两个12脉波换流器串联35 图5 两个12脉波换流器并联36 图6 单极金属回路系统36 图7 双极系统37 图8 双极系统中非故障极的金属回路运行37 图9 双极金属回路系统38 图10 直流线路对换流器极的切换38 图11 换流器极直流侧切换39 图12 直流架空线路和电缆的切换39 图13 两个双极换流器和两个双极线路的切换40 图14 直流线路中间的切换41 图15 直流输电换流器无功功率Q 随有功功率犘的变化关系41 图16 控制系统分层结构42 图17 换流器电压电流特性43 图18 双极HVDC 系统交流滤波器连接方式举例43 图19 不同类型的滤波器接线44 图20 直流线路上典型的换流器噪声水平44 图21 换流桥的扩建方式45 表1 每一个高压直流换流站应提供的环境条件资料5 表2 话音通信线路的性能要求(用户线路和主干线路) 27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