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ing rules for Chinese medicines and their codes
标准号:GB/T 31774-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1774-2015
发布时间:2015-05-29
实施时间:2015-12-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廖利平、吕爱平、曾庆明、吴培凯、徐美渠、易炳学等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中药制剂
ICS分类:药物
提出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起草单位: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
归口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中药的编码规则,并对中药材1219种、中药饮片1603味、中药配方颗粒1364味、中药超微饮片1337味、中药超微配方颗粒1337味等进行了分类与编码。本标准适用于中药材、草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超微饮片、中药超微配方颗粒的分类编码,适用于中药的生产经营、采购、储藏、养护、科研教学、监督管理、中药供应链(物流)、统计的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与互联互通。本标准不适用于中成药的编码。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中药公司、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中药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美国草药典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药粉体与创新药物重点实验室、深圳市中医药企业标准联盟、位元堂药厂有限公司(香港)、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深圳市药品检验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深圳市一致药材有限公司、深圳市华辉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江中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利平、吕爱平、曾庆明、吴培凯、徐美渠、易炳学、李顺民、周哲、徐甘霖、包文虎、兰青山、马双成、李海燕、郭兰萍、谭登平、桑珍、李静、肖小河、刘平、王桂华、许冬瑾、原文鹏、黎志文、白效龙、林晓生、张德雄、张尚斌、王淑红、赵玉合、翁思妹、曾长龙、韩树文、杨莹曦、蔡光先、闫志刚、谌瑞林、詹喜丰、徐春波、任冠华、孙广芝、林丽君、于健东、孙冬梅、吴宗彬、周国莉、孙勇、赵洋、魏梅、梁奇、黄彬、刘源、林华、胡黎、朱炎、陈潮、陈玩珊、罗文汇、张宜寒、查文清、吴旭生、陈梅玲、邓雪枝、朱美玲、张天奉、胡世平、翟明玉、黄科军、万力生、袁劲松、肖丽和、李君瑶、胡新华、方玲子、蒋尊成、陈晓蕾、任继伟、黄剑帆。 |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编码的原则与方法 2 4.1 唯一性 2 4.2 科学性 2 4.3 可扩展性 2 4.4 稳定性 2 4.5 分类方法 2 5 中药编码规则及其编码 2 5.1 编码结构 2 5.2 中药编码结构分层说明 3 6 编码修订、发布与使用 6 6.1 修订、发布 6 6.2 中药代码的停止使用 6 6.3 新增设的中药代码的发布 7 6.4 建立中药分类与代码管理系统 7 7 中药编码表 7 7.1 编码序号表达原则 7 7.2 中药材编码表 7 7.3 中药饮片编码表 46 7.4 中药配方颗粒编码表 108 7.5 中药超微饮片编码表 157 7.6 中药超微配方颗粒编码表 20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中药第4至9层代码一览表 27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校验码计算 285 索引 286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