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6026-2013
发布时间:2013-12-31
实施时间:2014-08-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彭金瑞、崔广洪、李雪梅、于洪洸、郭燕玲、梁妃沈、时安敏。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ICS分类:醛和酮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SAC/TC 63/SC 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SAC/TC 63/SC 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丙酮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运及安全等。本标准适用于异丙苯法和发酵法制得的工业用丙酮。分子式:(CH3)2CO相对分子质量:58.08(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6026—1998《工业丙酮》,与GB/T6026—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表1的注(见1998年版的表1); ———增加了丙酮中苯含量项目及试验方法,并对甲醇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见附录A)。 本标准参照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329—2007《丙酮》修订。本标准与ASTMD329—2007相 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ASTMD329—2007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ASTMD329—2007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指标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见3.2)。这是依据我国有关工业产品的分等导则确定的; ———删除了碱度、醛含量和气味项目,这是由于我国丙酮产品均偏酸性、高锰酸钾时间试验包括了醛及国内用户对醛没有特殊要求、气味是定性指标易产生争议等原因; ———增加了甲醇含量、苯含量项目,这是为了严格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中,具体调整如下:用GB/T3143代替ASTM D1209;用GB/T4472 代替 ASTM D268及ASTM D4052;用GB/T7534代替ASTM D1078;用GB/T6324.2代替 ASTM D1353;用GB/T6324.3代替ASTMD1363;用GB/T6324.1代替ASTMD1722;用GB/T6283和GB/T2366代替ASTM D1364; ———增加了5.1、5.2及5.4检验规则和第7章安全。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金瑞、崔广洪、李雪梅、于洪洸、郭燕玲、梁妃沈、时安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6026—1985; ———GB/T6026—1989; ———GB/T6026—1998。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