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028-2012
发布时间:2012-06-29
实施时间:2012-11-01
首发日期:1982-04-1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康元、纪殿秀、王泽忠、马廷福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床用照明与其他电器
ICS分类:船用电气设备
提出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大连市船用电器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电气号灯(以下简称号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和储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电源电压在250V 以下的交流(50Hz或60Hz)和直流的各类船舶航行用号灯(包括舷灯、桅灯、艉灯、拖带灯、环照灯)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3028—1995《船用电气号灯技术条件》,与GB/T3028—1995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将名称“船用电气号灯技术条件”改为“船用电气号灯”; ———修改了所引用的标准; ———增加了“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要求(见3.1); ———修改了“结构”要求(见3.2,1995版的3.4); ———修改了“光源”要求,增加了LED光源要求(见3.2.3,1995版的3.5); ———修改了“灯座”要求,增加了LED光源灯座要求(见3.2.4,1995版的3.5); ———增加了“接线端子”要求(见3.2.5); ———修改了“接线”要求(见3.2.6,1995版的3.6); ———增加了“耐久性试验和热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7); ———增加了“耐热、耐火和耐起痕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8); ———修改了“电源波动”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4,1995版的3.7.1); ———增加了使用LED光源号灯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8); ———将外壳防护等级由IP55修改为IP56(见3.19,1995版的3.4.6); ———增加了号灯在规定的发光角度内,为达到所要求的能见距离而使用的最低发光强度的光弧角度内的发光均匀度要求,同时规定了号灯在发光角度边界处的断光数值的要求(见3.20)。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大连市船用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元、纪殿秀、王泽忠、马廷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028—1982、GB/T3028—1995。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要求 1 4 试验方法 9 5 检验规则 15 6 标识、包装和储存 16 参考文献 17 图1 号灯色度坐标区域界限图解 7 图2 右舷灯(绿)光束分布 8 图3 桅灯光束分布 8 图4 艉灯和拖带灯光束分布 9 表1 绝缘电阻 5 表2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5 表3 号灯主要光学技术参数 6 表4 号灯色度坐标区域界限 6 表5 号灯能见距离与发光强度对照表 7 表6 振动试验参数 11 表7 电源波动范围 12 表8 绝缘电阻测试电压 12 表9 电气强度试验电压 13 表10 号灯型式和出厂检验项目、顺序及抽样数量 15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