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8487-2010
发布时间:2010-11-10
实施时间:2011-02-01
首发日期:1987-12-2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包起帆、倪志平、孔令顺、胡美芬、闻君、朱祖福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ICS分类:
01.040.03;03.220.40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起草单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水运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水运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港口装卸用术语及其定义和说明。本标准适用于港口装卸作业和管理。
标准摘要
本标准代替GB/T8487—1987《港口装卸术语》。 本标准与GB/T8487—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2章港口一般术语,增加了“海港”、“河港”和“河口港”的术语和定义(见2.2~2.4);“专用码头”改为“货主码头”,并修改了定义(见2.11);修改了“专业化码头”的定义(见2.12);增加了“干散货码头”、“液体散货码头”和“滚装船码头”等术语和定义(见2.15~2.17);删除了1987年版“多用途码头”、“港口积压”和“疏港”等术语和定义。 ———第4章装卸工艺及工艺系统,修改了“成组工具”的定义(见4.1.44);增加了“件货装卸工艺系统”、“散货装卸工艺系统”、“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和“液体货装卸工艺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见4.2.12~4.2.15)。 ———第5章装卸机械设备及工属具,增加了“多箱式集装箱起重机”、“集装箱堆高机”、“撑架”、“集装箱绳索顶吊吊具”、“集装箱绳索底吊吊具”、“多箱吊具”、“立柱式集装箱吊具”、“抓斗”、“吸盘”和“车辆吊具”的术语和定义(见5.1.6、5.4.25、5.5.4、5.5.6~5.5.9、5.5.13~5.5.15)。 ———第6章装卸船作业,删除了1987年版“航线”、“航期”和“航次”的术语和定义。 ———第8章库场作业,增加了“汽车衡”的术语和定义(见8.35);删除了1987年版“货棚”和“油库”的术语和定义。 ———第9章集装箱装卸作业,增加了“前方堆场”、“后方堆场”、“中转箱堆场”、“进口重箱堆场”、“空箱堆场”、“场箱位”、“场箱位号”、“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集装箱码头管理信息系统(MIS)”、“集装箱码头信息自动传输系统”、“集装箱码头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保温集装箱远程调节监控”和“自然箱”的术语和定义(见9.1.3~9.1.7,9.1.10、9.1.11,9.1.17~9.1.22和9.2.2);修改了“集装箱码头前沿”的定义(见9.1.1);“危险品箱堆场”改 为“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见9.1.9);“大门”改为“闸口(出入道口)”(见9.1.14);“换算箱”改为“标准箱”(见9.2.1);删除了1987年版“管理大楼”、“停车场”、“陆桥运输”和“集装箱交接方式”整个部分的术语和定义。 ———第10章装卸作业环境保护,仅保留了“喷水抑尘法”、“封闭抑尘法”、“煤粉尘抑制剂”、“煤车注水机”、“防尘喷头”和“码头及道路冲洗喷头”的术语和定义(见第10章)。 ———增加了“能源消耗统计”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见第11章)。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起帆、倪志平、孔令顺、胡美芬、闻君、朱祖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487—1987。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港口一般术语 1 3 作业指标 5 4 装卸工艺及工艺系统 9 5 装卸机械设备及工属具 14 6 装卸船作业 19 7 装卸火车作业 22 8 库场作业 23 9 集装箱装卸作业 25 10 装卸作业环境保护 29 11 能源消耗统计 30 参考文献 32 中文索引 33 英文索引 38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