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性能

Winding wires - Test methods - Part 5: Electrical properties
标准号:GB/T 4074.5-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074.5-2008
发布时间:2008-04-23
实施时间:2008-12-01
首发日期:1983-12-17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陈惠民、刘贵忠、梁月明、曹恒泰、刘明福、刘顺荣、高素霞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带绝缘层电线
ICS分类:电线和电缆综合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湘鸿仪器机械有限公司洪波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上海杨行铜材有限公司保定天威电力线材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4074—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分为八个部分,本部分为GB/T4074的第5部分。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4074.5—1999。本标准规定了绕组线的各类电气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4074.5—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试验方法23:针孔试验;———对所有试验参数均规定了公差;———在试验方法13“击穿电压”中:a)修改了部分试验设备规定;b)将玻璃丝包线的击穿电压试验从扁线中单独列出;———在漆膜连续性试验中,调整了部分低压连续性试验设备的参数;———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对介质损耗因数试验方法规定A 和B两种方法,并在附录A 中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和说明。
标准摘要
GB/T4074-2008《绕组线试验方法》分为八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第2部分:尺寸测量; ---第3部分:机械性能; ---第4部分:化学性能; ---第5部分:电性能; ---第6部分:热性能; ---第7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规程(考虑中); ---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规程 快速法(考虑中)。 本部分为GB/T4074的第5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8515:2004《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性能》第3.2版(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对图3a和图5的标注错误进行了修正。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4074.5-1999。 本部分与GB/T4074.5-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试验方法23:针孔试验; ---对所有试验参数均规定了公差; ---在试验方法13击穿电压中: a) 修改了部分试验设备规定; b) 将玻璃丝包线的击穿电压试验从扁线中单独列出; ---在漆膜连续性试验中,调整了部分低压连续性试验设备的参数;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 ---对介质损耗因数试验方法规定A 和B两种方法,并在附录A 中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和说明。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湘鸿仪器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洪波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上海杨行铜材有限公司、保定天威电力线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惠民、刘贵忠、梁月明、曹恒泰、刘明福、刘顺荣、高素霞。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074.17~4074.19-1983、GB/T 4074.22-1983、GB/T 1343.8~1343.9-1984、GB/T4074.20-1991、GB/T4074.5-1999。 |
标准目录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试验方法5:电阻1 4 试验方法13:击穿电压1 5 试验方法14:漆膜连续性(适用于漆包圆线和薄膜绕包圆线) 7 6 试验方法19:介质损耗因数tgδ(适用于漆包线和束线) 10 7 试验方法23:针孔试验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损耗因数法13 A.1 正切角---交点13 A.2 试验方法13 A.3 试验结果分析13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