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Design and operation of subsea production systems—Part 5:Subsea umbilicals
标准号:GB/T 21412.5-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1412.5-2010
发布时间:2010-09-02
实施时间:2010-12-01
首发日期:2010-09-02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周美珍、张维庆、程寒生、高光才、李小军、张艳春、杨博、郭建文、赵淑文、李红、牛勇
作废日期:2018-05-01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海洋石油作业用设备
ICS分类:勘探和钻采设备
起草单位: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355)
归口单位: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355)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355)
标准简介
本标准是GB/T 21412的第五部分,规定了水下控制系统、化学药剂注入、气举、公用脐带缆及相关附属设备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设计验证、试验、安装和操作要求,并给出了推荐作法,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适用于单独的电缆、光纤、热塑性软管或金属管的脐带缆,或它们组合的脐带缆。适用于静态或动态运行的脐带缆,其路径可为水上-水上,水上-水下和水下-水下。本部分不适用于相关部件接头,除非这些接头影响到脐带缆或其附属设备的性能。
标准摘要
GB/T21412《石油天然气工业 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分为九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推荐做法; ———第2部分:用于海底和海上的挠性管系统; ———第3部分:过出油管(TFL)系统; ———第4部分:水下井口和采油树装置; ———第5部分:水下脐带缆; ———第6部分:水下生产控制系统; ———第7部分:修井/完井立管系统; ———第8部分:水下生产系统中水下机器人(ROV)接口; ———第9部分:遥控操作工具(ROT)干预系统。 本部分为GB/T21412的第5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3628-5:2002《石油天然气工业 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和操作 第5部分:水下脐带缆》(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3628-5:2002。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修改: ———“ISO13628的本部分”改为“GB/T21412的本部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对ISO13628-5:2002中的疑误进行了更正,并在相应之处用脚注进行了说明。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5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美珍、张维庆、程寒生、高光才、李小军、张艳春、杨博、郭建文、赵淑文、李红、牛勇。 |
标准目录
前言 Ⅴ 引言 Ⅵ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 术语和定义 2 3.2 缩略语 5 4 功能要求 6 4.1 总要求 6 4.2 工程特定要求 6 5 质量保证 7 6 设计要求 7 6.1 概述 7 6.2 设计方法 7 6.3 分析 7 7 部件设计、制造和试验 9 7.1 概述 9 7.2 电缆 10 7.3 电缆的性能要求 11 7.4 电缆的结构分析 12 7.5 电缆的制造 12 7.6 验证试验 13 7.7 电缆部件验收试验 14 7.8 光缆 16 7.9 软管 17 7.10 金属管 24 8 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的设计 33 8.1 概述 33 8.2 终端 33 8.3 附属设备 34 9 脐带缆的设计 34 9.1 温度范围 34 9.2 最大工作载荷 35 9.3 最小破断载荷 35 9.4 最小弯曲半径 35 9.5 动态使用寿命 35 9.6 海床稳定性 35 9.7 运行环境 35 9.8 横截面布置 35 9.9 成缆 36 9.10 子束 36 9.11 内护套 36 9.12 铠装 36 9.13 外护套 36 9.14 长度标识 37 10 脐带缆的制造和试验 37 10.1 脐带缆制造 37 10.2 验证试验 38 11 脐带缆工厂接收试验(FATs) 39 11.1 概述 39 11.2 外观和尺寸检查 40 11.3 电缆 40 11.4 光缆 40 11.5 软管 40 11.6 金属管 40 12 储存 41 12.1 概述 41 12.2 脐带缆保护 41 12.3 备用管 41 12.4 维修工具 41 12.5 整体试验 41 13 安装前的工作 41 13.1 脐带缆数据 41 13.2 路由资料 42 13.3 终端及附属设备资料 42 13.4 依托设施资料 42 13.5 水下结构物资料 43 13.6 调研买方设施 43 14 装船 43 14.1 概述 43 14.2 对装船设备的技术审查 43 14.3 装船程序 44 14.4 装船前会议 44 14.5 装船前试验 44 14.6 装船作业 45 14.7 中止和开始装船 45 14.8 脐带缆的搬运 45 14.9 装船监测 46 14.10 用卷筒或转盘装船 46 14.11 装船后试验 46 15 安装作业 46 15.1 概述 46 15.2 安装船舶和设备要求 47 15.3 安装前的勘查 47 15.4 I型或J型管的拖拉作业 48 15.5 水下终端的安装(起始端) 50 15.6 铺设路由 50 15.7 干线铺设作业要求 50 15.8 铺缆船定位达到要求的触地点 50 15.9 控制和检测铺设长度 51 15.10 铺设期间的完整性监测 51 15.11 埋设作业 52 15.12 水下终端定位方法(另一端) 52 15.13 水下终端的下放 52 15.14 水下终端的拖拉 53 15.15 管线的交叉 53 15.16 弱连接的配置 53 15.17 铺设后的勘查 53 15.18 埋设后的勘查 53 15.19 拖拉后的试验 54 15.20 连接后的试验 54 15.21 安装辅助设备的回收 54 15.22 应急程序 54 15.23 修复 54 15.24 安装后的勘查 5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买方功能规格书中提供的信息 5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脐带缆试验 5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优先选用的软管和金属管尺寸 62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软管和脐带缆的特性试验 64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疲劳试验 67 图D.1 试验压力/压力衰减试验布置图 64 图D.2 软管动态响应的试验装置示意图 66 图E.1 典型脐带缆安装示意图 68 图E.2 脐带缆沿摇摆绞缆轮进行疲劳试验的典型布置图 69 图E.3 脐带缆模型疲劳试验的典型布置图 69 图E.4 典型动态脐带缆安装的偏移外形图 70 图E.5 典型试验布置图---脐带缆承受固定端部接头拉力下的弯曲 70 表1 交流试验电压 14 表2 公称内径和壁厚公差 17 表3 同心度 17 表4 试验压力、爆破压力与设计工作压力的比率 19 表5 等效应力设计系数 26 表B.1 电缆/电缆部件 59 表B.2 光缆 59 表B.3 软管 60 表B.4 金属管 60 表B.5 脐带缆 61 表B.6 电缆 61 表B.7 光纤 61 表B.8 软管 61 表B.9 金属管 61 表C.1 优先选用的软管尺寸/压力等级 62 表C.2 优先选用的金属管尺寸 62 表E.1 动态脐带缆弯曲疲劳试验的典型试验模型 67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