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用橡胶护罩

Elastomeric boots used in automobile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s
标准号:GB/T 29615-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9615-2013
发布时间:2013-07-19
实施时间:2013-12-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马宁、马小鹏、徐立刚、蒋大平、高静茹、高鑑明、詹炜、袁玉虎
出版机构: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橡胶密封件
ICS分类:
83.140.50;43.040.40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贵州大众橡胶有限公司、安徽中鼎泰克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青岛北海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宁波乔士橡塑有限公司、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密封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5/SC 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密封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35/SC 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轮缸的模压橡胶护罩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非石油基型制动液的鼓式制动器护罩和盘式制动器护罩及其性能评价试验方法。本标准不适用于石油基型制动液的制动缸橡胶护罩和橡胶与增强层黏合的橡胶护罩。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4927:2005《道路车辆 用于非石油基液压制动液的鼓式液 压制动轮缸用弹性体护罩(最高工作温度120℃)》(英文版)和ISO6117:2005《道路车辆 用于非石油基液压制动液的鼓式液压制动轮缸用弹性体护罩(最高工作温度100℃)》(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4927:2005和ISO6117:2005的主要技术差异及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 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512 代替了ISO188:1998(见4.2.3.1.1、4.2.4.1.1、4.2.6.1.2、4.2.7.1); .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031代替了ISO48(见4.2.1、4.2.2.1);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12981代替了ISO4925(见4.2.3.3); . 删除了ISO4926; . 增加引用了GB/T528(见表1)、GB/T531.1(见表1)、GB/T1690(见表1)、GB/T5721 (见7.3)、GB/T7758(见表1)、GB/T7759(见表1)。 ———为了区分最高使用温度不同的护罩,增加分类,并增加了最高工作温度为150 ℃的材料(见3.1)。 ———为了便于橡胶护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增加胶料的物理性能要求(见3.2)。 ———为了适应我国的标准体系,试验用的制动液由符合ISO4926的要求改为符合GB12981要求(见4.2.3.3)。 ———为了便于编写和表述完整,增加高温、低温冲程试验的试验结果(见4.2.4.4、4.2.5.3)。 ———为了区分耐热试验的温度条件,增加了Ⅰ类、Ⅱ类、Ⅲ类材料的试验条件(见表2、表3、表4)。 ———删除了3.4“抽样”。 ———增加了第5章“检验规则”。 ———增加了6.3。 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 ISO4927:2005和ISO6117:2005在文本结构上完全相同,本标准与ISO4927:2005和ISO6117: 2005相比,章条结构的差异为: ———将ISO4927:2005和ISO6117:2005中的3.1,调整为本标准的3.3; ———将ISO4927:2005和ISO6117:2005中的3.2,调整为本标准的6.1; ———将ISO4927:2005和ISO6117:2005中的3.3,调整为本标准的6.2; ———将ISO4927:2005和ISO6117:2005中的第4章“试验要求”,调整并修改为本标准的3.4“成品的性能”; ———将ISO4927:2005和ISO6117:2005中的第5章“试验程序”,调整并修改为本标准的4.2“成品的性能试验”。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密封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3)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大众橡胶有限公司、安徽中鼎泰克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青岛北海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宁波乔士橡塑有限公司、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宁、马小鹏、徐立刚、蒋大平、高静茹、高鑑明、詹炜、袁玉虎。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要求 1 3.1 分类 1 3.2 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2 3.3 成品的外观质量和尺寸 3 3.4 成品的性能 3 3.4.1 高温下的耐液体 3 3.4.2 高温冲程性能 3 3.4.3 低温冲程性能 3 3.4.4 拉伸永久变形性能 3 3.4.5 静态耐热性能 3 3.4.6 耐臭氧性能 3 4 试验方法 3 4.1 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试验 3 4.2 成品的性能试验 3 4.2.1 制备要求 3 4.2.2 硬度的测量 4 4.2.3 高温下的耐液体 4 4.2.4 高温冲程试验 5 4.2.5 低温冲程试验 5 4.2.6 拉伸永久变形 6 4.2.7 静态耐热试验 7 4.2.8 臭氧老化试验 7 5 检验规则 8 5.1 出厂检验 8 5.1.1 胶料 8 5.1.2 成品 8 5.2 型式检验 8 6 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8 6.1 标识 8 6.2 包装 8 6.3 运输和贮存 8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