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8885-2008
发布时间:2008-08-05
实施时间:2009-02-01
首发日期:1988-02-29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林夕、武力、李静梅、佟毅、赵国兴、杨秀兰、王步军
作废日期:2018-07-01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粮食加工与制品
ICS分类:淀粉及衍生制品
提出单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玉米淀粉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为原料(原料应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
标准摘要
本标准代替GB/T8885-1988《食用玉米淀粉》。 本标准与GB/T8885-198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根据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和国际惯例,增加了微生物指标; ---增加了检验规则; ---感官要求修订为:外观和气味,取消口感和杂质两项; ---色泽、白度不再按白玉米、黄玉米定值; ---各等级水分统一修订为不超过14.0%; ---酸度修订为:优级品不超过1.50°T、一级品不超过1.80°T、二级品不超过2.00°T; ---灰分修订为:二级品不超过0.18%; ---蛋白质修订为:优级品不超过0.35%、一级品不超过0.45%、二级品不超过0.60%; ---斑点修订为:一级品不超过0.7个/cm2、二级品不超过1.0个/cm2; ---细度修订为:优级品不小于99.5%、一级品不小于99.0%、二级品不小于98.5%; ---脂肪修订为:优级品不超过0.10%、一级品不超过0.15%、二级品不超过0.20%; ---白度修订为:2346 TD(优级品不小于88.0%、一级品不小于87.0%、二级品不小于85.0%; ---感官试验、蛋白质、脂肪、二氧化硫检验方法均按照GB/T12309《工业玉米淀粉》执行; ---酸度、砷、铅检验方法分别按照GB/T 5009.53《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和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执行; ---标志按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执行,标签按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执行; ---包装、运输、贮存按本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起草,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夕、武力、李静梅、佟毅、赵国兴、杨秀兰、王步军。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885-1988。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