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1部分: 概述与基本原理 现行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 Product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exchange - Part 1:Overview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标准号:GB/T 16656.1-2008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6656.1-2008
发布时间:2008-08-06
实施时间:2009-03-01
首发日期:1998-11-0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刘守华、徐成华、王平、洪岩、李文武、王志强、詹俊峰、秦光里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计算机应用
ICS分类:工业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9)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9)

标准简介

GB/T16656的本部分提供了GB/T16656的概述和基本原理。GB/T16656提供了产品信息的表达以及可使产品数据进行交换的必要机制和定义。这种产品数据交换出现在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以及与产品全生命周期(包括产品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报废处置)相关环境中。下述内容在GB/T16656的范围之内:---产品信息的表达,包括零部件和装配件;---产品数据交换,包括存储、访问、传输和归档。本部分定义了用于GB/T16656的产品信息表达与交换的基本原理,规定了GB/T16656的各系列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部分给出了下述内容:---GB/T16656的概述;---GB/T16656的结构;---GB/T16656使用的术语及其定义;---用于GB/T16656的数据描述方法的综述,包括EXPRESS数据描述语言与产品信息模型的图形表达;---集成资源的介绍;---应用协议的介绍,各应用协议规定了各自的应用范围、相关环境、信息要求和应用信息表达等内容;---为评价一个实现是否符合GB/T16656而提供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的介绍;---作为一致性测试基础的抽象测试套件的介绍;---可用于GB/T16656的实现方法的介绍。GB/T16656其他部分的范围由各部分自行定义。

标准摘要

GB/T16656(ISO10303)《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标准,各部分单独出版。GB/T16656的所属各部分又组成多个子系列,即:
---第1部分~第19部分规定了描述方法;
---第20部分~第29部分规定了实现方法;
---第30部分~第39部分规定了一致性测试方法与框架;
---第40部分~第59部分规定了集成通用资源;
---第100部分~第199部分规定了集成应用资源;
---第200部分~第299部分规定了应用协议;
---第300部分~第399部分规定了抽象测试套件;
---第400部分~第499部分规定了应用模块;
---第500部分~第599部分规定了应用解释构造;
---第1000部分~第1999部分规定了应用模块。
GB/T1665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现已发布了以下26个部分:
---第1部分:概述与基本原理;
---第11部分:描述方法 EXPRESS语言参考手册;
---第21部分:实现方法 交换结构的纯正文编码;
---第31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与框架 基本概念;
---第32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与框架 测试实验室与客户的要求;
---第34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与框架 应用协议实现的抽象测试方法;
---第41部分:集成通用资源 产品描述和支持原理;
---第42部分:集成通用资源 几何与拓扑表达;
---第43部分:集成通用资源 表达结构;
---第44部分:集成通用资源 产品结构配置;
---第45部分:集成通用资源 物料;
---第46部分:集成通用资源 可视化显示;
---第47部分:集成通用资源 形变公差;
---第49部分:集成通用资源 工艺结构与特性;
---第101部分:集成应用资源 绘图;
---第105部分:集成应用资源 运动学;
---第201部分:应用协议 显式绘图;
---第202_部分:应用协议 相关绘图;
---第203部分:应用协议 配置控制设计;
---第501部分:应用解释构造 基于边的线框;
---第502部分:应用解释构造 基于壳的线框;
---第503部分:应用解释构造 几何边界的二维线框;
---第513部分:应用解释构造 基本边界表达;
---第520部分:应用解释构造 相关绘图元素;
---第1001部分:应用模块 外观赋值;
---第1006部分:应用模块 基础表达。
本部分为GB/T16656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03031:1994《工业自动化和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1部分:概述与基本原理》。
本部分(修订版)与ISO103031:1994相比,存在如下的技术性差异:
---增加了前言;
---将ISO 前言改为资料性附录B,且其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更新;
---修改原引言,对个别地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术语中的产品采用了新的定义,还增加了应用解释构造、应用模块和模块解释模型3个术语;
---增加了第12章和第13章;
---将原附录B改为资料性附录C。
根据GB/T1.1-2000的规则,作如下编辑性改动:
---所有的EXPRESS描述以及由STEP开发工具自动生成的文件和EXPRESSG 图中的国际标准代号保持不变,仅在本标准的标题和论述正文中,用国家标准号替换原国际标准号。
本部分代替GB/T16656.1-1998《工业自动化和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1部分:概述与基本原理》。
本部分与GB/T16656.1-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重新编写了前言;
---去掉ISO 前言;
---修改原引言,对个别地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用标准进行了调整;
---术语中的产品采用了新的定义,还增加了应用解释构造、应用模块和模块解释模型3个术语;
---增加第12章和第13章;
---对原标准的一些翻译与本标准的其他部分冲突的地方,措辞不准、漏字之处进行了修改与补充;
---增加一个资料性附录B,且其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更新。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守华、徐成华、王平、洪岩、李文武、王志强、詹俊峰、秦光里。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656.1-1998。

标准目录

前言Ⅰ
引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 GB/T16656概述5
4.1 目的5
4.2 基本原理5
4.3 信息对象注册6
5 GB/T16656的结构6
6 描述方法7
6.1 EXPRESS语言7
6.2 模型的图形表示7
7 集成资源7
8 应用协议8
8.1 应用要求的定义8
8.2 信息表达8
8.3 实现方法8
8.4 一致性要求8
9 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8
9.1 一致性测试的目的8
9.2 一致性测试的步骤9
9.3 抽象测试方法9
10 抽象测试套件9
11 实现方法9
11.1 目的9
11.2 形式语言的使用9
11.3 从EXPRESS语言到实现方法的映射9
11.4 交换结构的实现9
12 应用解释构造9
13 应用模块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信息对象注册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ISO10303各部分的目录12
参考文献25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