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

Basic parameter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electronic tuner for receivers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 transmissions
标准号:GB/T 8496-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8496-2011
发布时间:2011-10-31
实施时间:2012-02-01
首发日期:1987-12-28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陈仁伟、卜炳策、常赵军、梁小兵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录制设备
ICS分类:电视接收机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成都旭光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庆佳电子有限公司、松下电器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苏州胜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科尔华电子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的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甚高频/特高频(VHF/UHF)电子式调谐器。录像机用电子式调谐器也可参照使用。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GB/T8496—1987《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8496—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根据目前技术及产品状况对功率增益、噪声系数两个指标进行了调整。 b) 根据目前各厂家实际测试所用的测试仪器与方法对高频幅频特性、反射损耗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修改。 c) 原有标准中输入端本振干扰电压、本振辐射干扰场强已无法满足新的相关国标的电磁干扰与抗干扰特性要求。本次修订将这两项指标合并为一条———电磁兼容特性要求,并引用了新的相关国标,分别为:GB13837和GB/T9383。 d) 外形安装尺寸要求改为“按厂家技术规范”,同时删去附录B。 e) 由于原标准制定时间较早,其格式已不符合GB/T1.1—2009的要求,修订中对标准格式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代替GB/T8496—1987《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成都旭光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庆佳电子有限公司、松下电器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苏州胜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科尔华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仁伟、卜炳策、常赵军、梁小兵。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8496—1987。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1 3.1 接收频道 1 3.2 中间频率 1 3.3 输入阻抗 1 3.4 输出阻抗 1 3.5 工作电压 1 3.6 测量条件 1 4 电气性能 2 4.1 本振频率覆盖范围 2 4.2 高频复合性幅频特性 2 4.3 中频幅频特性 3 4.4 总幅频特性 3 4.5 功率增益 3 4.6 噪声系数 4 4.7 输入端反射损耗 4 4.8 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5 4.9 假象抑制比 5 4.10 中频抑制比 6 4.11 高低频道干扰抑制比 6 4.12 差频干扰抑制比 37 4.13 彩色副载波干扰抑制比 7 4.14 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9 4.15 本振频率温度漂移 9 4.16 自动频率控制(AFC)灵敏度 10 4.17 电磁兼容特性 11 5 机械性能 11 5.1 外形安装尺寸 11 5.2 外观质量 11 5.3 端子强度 11 5.4 插座分离力 12 6 其他 12 6.1 模拟雷击试验 12 6.2 天线耐压试验 12 6.3 敲击试验 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我国电视频道频率划分表 1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