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复合夹芯板建筑体燃烧性能试验 第1部分:小室法

Reaction-to-fire tests for sandwich panel building systems—Part 1:Test method for small rooms
标准号:GB/T 25206.1-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5206.1-2014
发布时间:2014-06-09
实施时间:2014-10-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薛思强、邓松华、胡锐、胡群明、戴殿峰、薛岗、孙晓涛、邓小兵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防火技术
ICS分类:材料和制品的阻燃性和燃烧性能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7)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7)
标准简介
GB/T25206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小室规模试验评估绝热复合夹芯板建筑体燃烧性能的方法。在试验房间的内部角落处,采用特定火焰直接作用于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表面制品,以此模拟室内火灾,评价绝热复合夹芯板建筑体表面或内部的火焰传播特性。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评估复合夹芯板建筑体的耐火性能。本部分适用于具有自支撑结构或框架支撑结构的复合夹芯板建筑体。本部分不适用于采用粘接、钉挂或捆绑的方法安装在基础墙或天花板上,并以基础墙或天花板为支撑体的复合夹芯板结构。
标准摘要
GB/T25206《复合夹芯板建筑体燃烧性能试验》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小室法; ———第2部分:大室法。 本部分为GB/T2520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3784-1:2002《复合夹芯板建筑体燃烧性能试验 第1部分:小室法》。 本部分与ISO13784-1:200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并便于标准使用者使用本部分,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 用GB/T14107—1993代替ISO13943(见第3章); ● 用GB/T16839.2代替IEC60584-2(见9.1); ● 用GB/T25207代替ISO9705(见10.2); ● 用GB/T25206.2代替ISO13784-2(见第1章)。 ———为便于理解标准,增加了术语和定义“3.4建筑体”,同时删除ISO13784-1的术语和定义“3.4质量恒定(constantmass)”。 ———因ISO13784-1:2002第12章表述的是将来标准修订版本中的有关内容,与现行标准无关,故删除此章; ———因ISO13784-1:2002第13章列项o)表述的内容纳入我国标准中无实质性意义,故删除此列项; ———为便于理解,在附录A 的A.3.2中增加关于系统响应时间的解释内容,即“系统的响应时间是指由点火源输出跃变到一个给定值至测得热释放速率达到该给定值的90%所需时间”。 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标准名称改为《复合夹芯板建筑体燃烧性能试验 第1部分:小室法》; ———修改了ISO13784-1中7.7的笔误内容,将“依据第9章的要求”更正为“依据第10章的要求”。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薛思强、邓松华、胡锐、胡群明、戴殿峰、薛岗、孙晓涛、邓小兵。 |
标准目录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原理 2 5 结构类型 2 6 试样 3 7 试验房间设计和建造 3 8 点火源 6 9 仪器 8 10 热和烟释放测量 10 11 程序 12 12 试验报告 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热和烟释放测量程序 方法1 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热和烟释放测量程序 方法2 1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计算 19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激光光度计 22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