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tear resistance - Part 1:Trouser tear method
标准号:GB/T 16578.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6578.1-2008
发布时间:2008-08-04
实施时间:2009-04-01
首发日期:1996-10-2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施雅芳、黄正安、陈宏愿、李建军、王超先、宋超、金伟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ICS分类:薄膜和薄板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金发科技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
标准简介
GB/T 16578《塑料薄膜和薄片 耐撕裂性能的测定》共分为2部分,本部分为GB/T 16578的第2部分。本部分代替GB/T 16578-1996《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裤形撕裂法》。GB/T 16578 的本部分规定了用标准的裤形试样测定厚度在1mm 以下的薄膜和薄片的撕裂性能方法。试验应在规定的状态调节和试验速度下进行。本部分适用于软质和硬质材料的薄膜和薄片 试验时材料不应发生脆性破坏 或材料的不可逆变形引起的两裤腿变形所耗能量不应影响撕裂所耗能量。本部分不适用于测定泡沫片材和泡沫薄膜的撕裂性能。本部分与GB/T 16578-1996相比主要变化为:———更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前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内容有所不同,删去了最大撕裂力定义;———删去原6。3(刀具);———删去原图2试样的裁取方法;———增加了250mm/min的试验速度;———增加了撕裂扩展方向图;———删去原11.2及图5高延伸性薄膜的负荷-时间图;———删去11.5标准偏差计算式。
标准摘要
GB/T16578 《塑料薄膜和薄片 耐撕裂性能的测定》共分为2部分: ---第1部分:裤形撕裂法; ---第2部分:埃莱门多夫法(Elmendorfmethod)。 本部分为GB/T16578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ISO63831:1983 《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裤形撕裂法》(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63831:1983,在技术内容上完全一致。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把ISO6383的本部分改为GB/T16578的本部分; ---删除了ISO63831:1983 的前言; ---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 ---把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所列的国际标准用等同该文件的国家标准代替; ---把标准中涉及到的ISO 标准换成相应的国家标准。 本部分代替GB/T16578-1996《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裤形撕裂法》。 本部分与GB/T16578-1996 相比主要变化为: ---更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义内容有所不同,删去了最大撕裂力定义; ---删去原6.3(刀具); ---删去原图2 试样的裁取方法; ---增加了250mm/min的试验速度; ---增加了撕裂扩展方向图; ---删去原11.2及图5 高延伸性薄膜的负荷时间图; ---删去11.5标准偏差计算式。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燕山石化树脂所、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国家石化有机原料合成树脂质检中心、国家塑料制品质检中心(北京)、广州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施雅芳、黄正安、陈宏愿、李建军、王超先、宋超、金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578-1996。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