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 现行

Test method for in-plane shear response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标准号:GB/T 3355-2014

获取原文 如何获取原文?问客服 获取原文,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355-2014
发布时间:2014-07-24
实施时间:2015-01-01
首发日期: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周建锋、杨胜春、沈真、张子龙、陈新文、孙坚石、肖娟、张立鹏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ICS分类:增强塑料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起草单位: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纤维增 强 塑 料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全 国 航 空 器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SAC/TC435)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纵横剪切性能试验方法的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连续纤维(单向带或织物)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纵横剪切性能的测定,适用的复合材料形式仅限于承受拉伸载荷方向为±45°铺层的连续纤维层合板。

标准摘要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T3355—2005《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本标准与 GB/T3355—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改为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
———将适用范围由原“测定单向纤维或织物增强塑料平板的纵横剪切弹性模量、纵横剪切强度和纵横剪切应力-应变曲线”更改为“连续纤维(单向带或织物)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纵横剪切性能的测定”;
———删除3.1纵横剪切术语定义,增加了0.2%剪切强度的术语定义;
———增加第4章方法原理;
———将试验设备单独列为一章(见第5章),其中增加了有关环境箱的条款(见5.2);
———将试样宽度由“25mm±0.5mm”改为“25mm±0.1mm”,同时删除了对试样加强片的要求,增强了应片计布置图和对试样长度方向平行度的要求(见6.2);
———将“试样厚度为[45°/-45°]ns,其中对单向层合板(16、20或24层),4≤n≤6,仲裁试样厚度h为3s层合板的厚度。对于织物层合板(8、12或16层),4≤n≤6”改为:“试样的铺层顺序为[45/-45]ns(复合材料子层合板重复铺贴n 次后,再进行对称铺贴)。其中对于单向带,4≤n≤6;对于织物,2≤n≤4”(见6.1,2005年版的4.2);
———在试验环境条件一节中增加了非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见7.1.2);
———在试样状态调节一节中增加了湿态试样状态的内容(见7.2.2);
———在6.2和7.3中增加了对引伸计和应变片安装的详细说明;
———增加了测量弯曲百分比的要求(见7.3);
———将剪切强度符号由“τb
LT ”改为了“S”,将剪应力符号由“τn
LT ”改为了“τ”,将剪切弹性模量符号由
“GLT ”改为了“G12”(见9.1、9.2);
———修改了对剪切强度的定义(见9.1);
———增加了测量剪切弹性模量的应变范围(见9.2);
———增加了0.2%剪切强度、0.2%剪应变和极限剪应变的概念(见9.3、9.4)。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 强 塑 料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全 国 航 空 器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SAC/TC43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建锋、杨胜春、沈真、张子龙、陈新文、孙坚石、肖娟、张立鹏。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355—1982、GB/T3355—2005

替代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引用标准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本标准相关公告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采标情况

会员注册/登录后查看详情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