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橡胶中铁含量的测定1,10-菲罗啉光度法

Rubber-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1,10-Phenanthroline photometric metho
标准号:GB/T 11202-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1202-2003
发布时间:2003-01-10
实施时间:2003-07-01
首发日期:1989-03-31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马琳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橡胶制品综合
ICS分类:橡胶
提出单位: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起草单位:中橡集团沈阳橡胶制品研究设计院
归口单位: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1,10-菲啰啉光度法测定橡胶中铁行列的方法。本标注适用于铁含量在5.0mg/kg~1000mg/kg的生胶、混炼胶和硫化橡胶。对于较高和较低的铁含量的样品可通过适当调整试样质量和试液的浓度进行测定。
标准摘要
本标准对应于国际标准ISO1657:1986《生胶和胶乳铁含量的测定1,10一菲哆琳光度法》,与ISO1657:1986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11202-1989《橡胶中铁含量的测定1,10一菲呷琳光度法》,因为国际上的发展原标准在技术上已过时。 本标准根据ISO1657:1986重新起草,其技术性差异及原因如下:-本标准适用范围用生胶、混炼胶和硫化橡胶代替ISO1657:1986的生胶和胶乳(1);适用范围增加了,使本标准应用更广泛。 -本标准删去ISO1657:1986有关胶乳中铁含量的测定内容(1),因为胶乳的铁含量的测定另有国家标准GB/T8289-2000,有关胶乳中铁含量的测定内容及引用标准(2)本标准不涉及。 -本标准增加硫化胶的取样方法及混炼胶参照硫化胶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7)因为适用对象的改变,取样方法也作相应调整。同时在引用标准时也比ISO6101-5:199。多引用了GB/T17783《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化学试验)(2)e-本标准增加了有关残渣的除硅方法(8.1)。并为除硅在试剂一节中增加氢氟酸、硫酸、盐酸溶液(4),这样可以排除试样中含硅化合物的干扰,减少系统误差,提高测试精度。 -本标准用高温炉能控制的温度550℃士25℃或950℃士250C代替ISO6101-5:1990的550℃士250C(5.3,8.1)。因为有时在5500C士25℃不能灰化完全,须在950℃士25℃才能灰化完全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体积单位由ISO的cm改为mL;分析步骤叙述编排上与ISO略有不同。 本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主要变化如下:-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由高纯铁粉(纯度质量分数99.99%)改为六水合硫酸亚铁按(纯度质 量分数99.9%)(1989年版的4.8;本版的4.7);-在引用标准部分,增加引用了GB/T17783《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化学试验》(本版的2),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标委通用化学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TC35/SCID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沈阳橡胶制品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琳。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